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公开方式 发布机构
11622301013931840Y/2024-32839 主动公开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信息来源: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2-02 浏览次数:

 

——202415日在武威市凉州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凉州区区长  崔振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奋力拼搏、跳起摸高,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多向发力扩投资,经济发展稳步提质。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主引擎,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县域经济和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措施和评价体系,完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运行调度和服务保障,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步提质。全年生产总值达到425.16亿元、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013元和21055元,增长6.6%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86亿元、增长1.1%。凉州区再次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区,位列89名,较去年提升10个位次。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清单化调度机制,25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1.8亿元,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60个,单体投资百亿元的黄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争取到位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3.28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97亿元、行业专项资金31.91亿元,有效保障了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节会招商等方式,积极参加兰洽会、浙江招商等省级重大招商活动,引进500强企业5家、上市公司2家、行业头部企业1家,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4项,落实到位资金200.9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省外资金162.3亿元、同比增长30%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水电气暖讯等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一站式便捷服务,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建立企业白名单,推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752个,落实贷款99.8亿元,兑现惠企资金7522万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亿元。建成园区标准厂房1.58万平方米,出让标准地”10650亩,实现拿地即开工。培育市场主体1.39万户、增长10.6%,总量达到9.1万户。

二是培育支柱扬优势,产业兴区提质增效。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开展产业赋能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绿色工业取得突破。新入规工业企业9户,114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5.8亿元,同比增长5%。以伊利乳业为龙头的“1+6+N”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凉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认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新增并网装机规模150万千瓦,累计达到245.7万千瓦,绿电达到14.5亿千瓦时、增长9%。重通成飞大兆瓦级风电叶片等项目建成投产,风机整装和光伏全套生产能力基本形成。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特色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统筹推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85个,实现产业链产值475亿元,逐步呈现出融合集群发展的强劲态势。社会消费回暖向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投入财政资金2630万元,常态化开展各类促销活动,石油制品、汽车零售、家用电器等大宗消费零售额分别增长21.2%8.7%25%。创新开展房地产促销活动,签售房屋6128套,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培育限上商贸服务企业50家。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建成明清街、姑臧合市等6个夜市,有序开放摊位1075400余个,城市烟火气不断聚拢。文旅消费有序复苏,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甘肃分会场活动,汉唐天马城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年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分别增长119%127%。凉州区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科技创新动力强劲。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711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提高到0.94%。实施工业三化改造重点项目8个,完成投资1.17亿元。新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5户。发明专利授权377件、增长29%。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73亿元、增长70.9%。凉州区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县区。

三是巩固成效促增收,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坚持三农优先发展,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脱贫成果守底线。坚持四个不摘,全面推广使用一键报贫系统,严格落实六必访、六必查”“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措施,累计监测帮扶24147122人,消除风险14824527人,风险消除率61.4%。争取落实各级衔接补助资金3.18亿元,安排实施项目108个,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乡村振兴贷、惠农产业贷等1.05万户7.54亿元。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粮食安全有效保障,完成粮播面积120.14万亩,在严重旱情下粮食产量总体稳定,达到68.77万吨。石羊河流域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国试点,新建高标准农田16.55万亩,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凉州区召开。“10+N”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建成投产养殖场25.56万平方米、各类温室1.22万亩,种植瓜菜43.5万亩、产量达210万吨,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54.04万头、180.3万只、83.3万头、438.8万只,同比增长12.2%15.8%25.2%11.8%,奶牛存栏量、生猪饲养量及设施瓜菜产量稳居全省县区首位。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改造提升南部山区老旧日光温室786座,培育万吨食用菌集中制袋中心1个,食用菌产量6.17万吨、产值4.5亿元。新认证三品一标”11个,新增甘味品牌3个,凉州农鲜被评选为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美乡村焕新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建乡村建设示范村30个。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941户,金山镇整镇搬迁经验在全省推广。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6615户,改造提升70岁以上独居老人户农房2349户,改造农户厕所773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硬化村组道路845公里,建设里程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区第一。新改建乡镇通三级公路139公里、比例达94%。黄羊镇上庄村被认定为省级和美乡村壮大集体经济强组织。制定一村一策,投入各类资金7569万元,推广资产经营型、资金投入型、土地运营型、产业带动型等多元化发展模式,44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667万元,村均17.35万元,顺利通过国家摘牌验收。引导村级组织先后投入4300多万元,用于滚动发展产业、维护村级公共设施、扶危济困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是系统治理筑屏障,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凉州。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分散农户清洁取暖改造6000户、清洁暖炕改造5000个,改造生物质燃煤锅炉34台,城区优良天气比率为96.9%,空气质量稳定达标。5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1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城区日处理8万吨污水处理新建工程加快建设。金山镇崖湾社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荐案例,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42.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生态底色不断厚植全面实施林长制,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新增造林面积17.7万亩。围绕双碳目标,新建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1.01万亩、累计2.12万亩,全区首单林业碳汇项目完成交易64.19万元。投资15.04亿元的储备林项目通过国家林草局评审。治理退化草原6.08万亩,打造一村万树示范点30个,完成北部沙区治沙造林16.47万亩、义务压沙1.35万亩。凉州区治沙站获评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节水行动深入实施。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年累计用水8.13亿立方米、占配置总量10.05亿立方米的81%,推广高效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22.7万亩,新改建城镇供排水管网127.3公里,累计建成城乡雨水收集利用示范点38个,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凉州区调蓄工程建成蓄水,跨灌区水系连通输水工程投入运行,有效缓解旱情影响。全省农村水利工作现场会在凉州区召开。生态问题即知即改。加强常态化巡查监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效持续巩固,两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全面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高效办结。坚持人水和谐,兼顾群众需求、产业发展及问题根本,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实事求是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问题整改。

五是为民惠民办实事,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省市区列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9%,较全省高7.9个百分点。就业社保提质增效。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07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08万人,创劳务收入68.25亿元,落实务工就业交通补助1209万元。新开发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110个、抗旱减灾就业岗位2258个,确保群众持续增收。城乡社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新建4个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个村级互助幸福院。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建设,为6799名特殊困难群众帮办实事1.4万件,资助资金308.5万元。设立爱心凉州基金,募集慈善捐款784.9万元。公共服务更有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公办幼儿园6所、中小学1所,新增城区公办园位2520个、学位3600个。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疾控中心、金山镇卫生院实现整体搬迁,区疾控局、卫生监督所挂牌成立。完成6000名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医疗保险住院费用实现床旁一站式结算。凉州区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武威科技馆·空间规划馆建成开放,歌舞剧《天马行》成功演出,《梦幻凉州》入选国产纪录片优秀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57个、累计达358个,惠及居民4万多户,建成智慧安防小区357个。新建续建市政道路28条,完成天然气入户4000户。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83%。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启动运营地下停车场4个,城区公共停车泊位达到2.7万个。全省城市建设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凉州区召开。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覆盖率达72%,永昌镇刘沛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扎实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足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森林草原防灭火、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全面深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六是忠诚履职强担当,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坚持政治统领、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以办实事、负责任的态度推动政府工作效能再上新台阶。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实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学法一刻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重大项目三性论证。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吸纳金点子、好建议,市、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100%。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有效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实施办法,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创新优化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坚决全面整改巡视巡察、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等发现问题。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建立完善经济运行调度、重大项目协调推进、重点工作领导包抓等机制,制定实施乡镇部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办法,引导形成大干快上、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网民留言办理,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有力化解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夏秋季旱情,及时出台抗旱减灾助农增收15条措施,落实各级抗旱减灾资金、物资6683.7万元,保险理赔78251343.4万元,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全年累计筹集资金76.67亿元,尽最大努力解决保交楼、稳民生、征地拆迁安置、易地扶贫搬迁、高风险机构化险等历史遗留问题,投入4.88亿元安置失地农民6110名,依法依规化解政府性债务28.93亿元,偿还企业账款4.93亿元,完成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37.93亿元,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强化。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事业成效明显。统计调查、外事、侨务、信访、地震预防、机关事务、供销、科协、工商联、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23年在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期、风险难题交织叠加,但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发展成效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上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靠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凉州发展付出艰辛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凉部队、武警官兵、中央和省属驻凉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性、结构性缺水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品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够高,强科技、强工业任重道远;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然薄弱,乡村人居环境需持续改善;地方财力薄弱,政府隐性债务化解、高风险机构化险仍需持续用力攻坚;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深化,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挑战、正视不足,认真加以解决。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的攻坚之年。们要把握政策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强化国家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等政策导向,为我们扩投资、强基础、增动能提供了重大政策利好。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省委省政府致力打造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为我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凉州注入了强劲动能。我们要保持发展态势,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凉州发展基础条件不断夯实,重大项目发力见效、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进入了蓄势待发、蓄能蝶变的新阶段。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主动求变、科学应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思路、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只要我们抢抓新机遇、扛起新使命、彰显新作为,就一定能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干在先,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根据区委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行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产业集群发展与生态保护治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乡村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生态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凉州,更好发挥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承载区和核心增长极作用,着力构筑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凉州崭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在市上下达的目标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力实体经济振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放大能源资源优势。围绕打造河西走廊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九墩滩光伏治沙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中采、国家能源等40万千瓦续建项目建成并网,开工建设第三批竞争性配置光伏项目,绿电达到19亿千瓦时。加快推进黄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开展凉州北75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争取2吉瓦飞地经济项目落地实施,加快金风科技风机总装、一道新能源1吉瓦光伏组件等新能源延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以上。谋划布局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激发新兴产业动能。提升新材料产业质效,以构建硅材料、金属、新型建筑材料等细分产业链为发展方向,加快荣丰12万吨工业硅、镍网生产线等7个项目建设,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8亿元以上。挖掘特色医药潜力,建设甘肃科康瑞中药饮片、武威合才年产6000吨兽药、大有荃吉康年产400亿粒植物胶囊生产线等3个项目,普安制药宣肺止嗽合剂升级改造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以上。壮大环保产业链条,聚焦生产生活废弃物源头系统治理,支持光大环保、亿利洁能等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吸引一批上下游项目落地建设,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延链补链,实现全产业链产值3.4亿元以上。加快数字产业赋能,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67个,实现城乡重点区域全覆盖。加快推进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项目,探索实施凉州区数字城市、数字农业、数字园区等项目,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优势产业崛起。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三化改造项目12个。推动奶产业延链强链,加快推进邓马营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力争奶牛存栏达到6.5万头。建成伊利乳业二期、博贞原生物乳业项目,做大做强鲜奶加工产业,带动饲草、兽药、包装、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全产业链产值80亿元以上。推进食品工业扩容提档,坚持扩产能、树品牌,加快实施马铃薯综合开发、伊牧兰肉类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发展壮大休闲食品、面粉加工、预制菜等重点产业,建成新希望33万吨饲料、和生源年产20万吨反刍动物饲料等项目,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60亿元以上。

强化科技引领支撑。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财政科技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比重达到0.96%,促进创新链同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持续加强与兰州大学等高校创新引擎的合作,建立甘肃农业大学黄羊教学实训基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亿元以上。全面落实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企业稳步提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省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0户以上,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以上。新培育规上企业10户以上、亿元以上企业4户以上。

二是聚力投资消费融合,更大力度释放活力。抢抓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强化大抓项目、大抓招商鲜明导向,着力提升投资质效,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条件。

精准谋划实施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及投资导向,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270项、年度计划投资23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6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0亿元以上。加强调度推进,落实红黄绿预警机制,全力以赴扩投资、稳增长。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上半年通车运营,G569北仙高速武威至仙米寺段建成投运。配合做好引大延伸增效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深入实施四抓一打通工程,谋划建设北部沿沙片区和南部沿山片区调蓄水池,实施永昌灌区地下水超采治理灌溉工程,续建杂木灌区骨干工程与地下水灌溉区域连通工程,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持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建设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大走出去的频次和请进来的力度,落实部门、园区招商工作责任,完善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图谱,健全重点产业政策清单,瞄准三个500和行业100强,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链条招商、园区招商、节会招商,引进一批有品牌、有市场、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紧紧围绕延链补链强链进行专题招商,力争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10个以上。建立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推动服务业优化升级。细化配套消费激励政策,稳定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健全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实施快递进村、一村一站等工程,推动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拓展无接触式消费模式,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支持共享经济和新个体经济多样化经营。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推出一批智慧旅游、文旅演艺、交旅融合新产品,培育壮大历史文化、沙漠生态、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科普研学协调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文旅产业品牌效益,发挥汉唐天马城核心引领作用,全面启动凉州十七巷,加大引客入凉、留客在凉力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增速均达到30%以上。

促进商贸提档升级。巩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规范运营集镇商贸中心,提升邮政三级物流体系,加快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链等项目建设。建成昊天二期、顺佳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新增冷藏库容2万吨。持续开展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培育发展限上批零住餐及服务业企业30户以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中欧班列天马号货源组织,以新能源装备、特色农产品、木材加工销售为重点,不断拓市场、抢订单、引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2亿元、增长10%以上。

三是聚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坚持发展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守牢巩固成果和粮食安全底线。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精准落实产业帮扶政策,覆盖监测对象达到65%以上。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乡村就业工厂、以工代赈项目,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抓好国家和省市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4.19万亩。落实区级粮食储备0.4万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90%。持续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积极推进小麦、瓜菜及畜禽品种选育改良,加快构建现代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

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10+N”特色优势产业扩面增量,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打造高标准农业示范点200个以上。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大力发展高附加值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新建日光温室6000亩以上。改造利用老旧日光温室发展食用菌种植500座,全年食用菌产量达6.5万吨以上。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广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新建改造养殖场4000亩以上。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开发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商直采等农业产业新功能、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开展龙头企业引培提升行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培育规范合作社、家庭农场120家,流转土地55万亩以上。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全面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响凉州农鲜区域公用品牌,争取创建甘味农产品3个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7个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乡村建设,开展和美乡村创建行动,新建精品村10个、示范村15个以上。优化村庄规划布局,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布局和抗震房改造,加快推进八改工程,持续开展农房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000户,建设农村道路229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达到100%,完成卫生户厕改造170户以上,新建改造农村电网100公里以上,改造农村饮水管网100公里以上。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兴业富民集体强的和美乡村,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新一轮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用好群众自治组织,深化农村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问题治理,弘扬文明新风。

四是聚力推动县域经济,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强化县域目标引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十四五末县域经济体量目标,锚定赛道持续发力,强产业、兴经济、富百姓。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核心,一链一策推进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奶产业、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新材料、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特色医药、数字产业八大优势产业链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西北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统筹各类资源能源,深挖潜力、锻造长板,不断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增强园区发展能级。按照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坚持抓园区强县域,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加快武威工业园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全面推行园区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模式,探索推动飞地经济,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培育壮大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新材料、生态环保、包装印刷、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群,武威工业园区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黄羊工业园区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武威工业园区打造省级代表性开发区,争取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按照城市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有序规范发展城市经济、夜间经济,做优特色商业街区,不断增强城市活力。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力度,建成通车站西路等市政道路6条,新增和改造提升公共绿地17.5万平方米,改造燃气、供排水等老旧管网45公里,加快补齐城市内涝治理短板。强力整治乱停、乱摆、乱围、乱堵等各类城市顽疾,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补齐城镇建设短板。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凉州城区中心服务引领作用,提升黄羊、武南、双城、永昌、清源、丰乐等中心城镇节点纽带作用,按照特色突出、功能集聚、服务集成、产业集群目标,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多元化富民产业,打造一批功能鲜明、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治理有效、普惠共享的特色小镇。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大就业、教育、医疗设施保障,推动更多人口向农村社区聚集。探索组建平台公司,对农村社区供暖实行统一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将生态避险搬迁人口纳入社区管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

五是聚力筑牢生态屏障,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建设美丽凉州。

打好国土绿化持久战。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全面推行林长制,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抓好南部山区生态治理,建设国家储备林1万亩,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万亩,巩固深化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打造一村万树示范村20个。持续推进北部沙区治理,争取实施三北六期工程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打好三大战役、实施五大工程,完成工程治沙10万亩、治沙造林5万亩,努力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管齐下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坚决完成中央和省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聚焦守护蓝天,严格管控扬尘、燃煤、油烟、移动污染源,实施分散农户清洁取暖改造、城市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确保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聚焦守护碧水,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清河净湖行动,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建成投用城区日处理8万吨污水处理工程,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聚焦守护净土,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源头防控,实施粪肥还田10万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加快实施农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上。

打好节水惜水升级战。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年内用水总量控制在10.05亿立方米以内。严格水权配置,严控灌溉面积,建立与水资源相适应的种植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大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力度,管好用好取水计量设施,坚决抓好地下水超采治理。全面推进六大节水行动,推广高效节水技术面积122.7万亩,创建农业节水示范点160个、节水型企业10家,新改建城镇供排水管网100公里,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以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的实际行动,持续巩固提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

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严格落实产业政策、节能降碳以及污染防治规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创建绿色企业、绿色车间。探索储备林+”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森林碳汇等绿色产业,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健全绿色循环体系,优化静脉产业园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能源。开展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推广行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制止餐饮浪费,让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成为生活新风尚。

六是聚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切实以改革创新破障碍、优环境、拓空间、增活力。

统筹推进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完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以成本规制和量化考核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深化财税金融改革,依法加强财税监管。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优化分类作物配水方案,严格落实阶梯式水价制度,发挥水价撬动节水的杆杠作用。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实体经济,探索推行村集体注资+园区平台公司开发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模式,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20万元以上。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不来即享”“项目管家等服务机制。全面推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深化投资审批、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坚持立破并举,持续加强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扩大最多跑一次事项范围,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凉州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六个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融资增信、要素供给、法治保障等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坚守实业、深耕主业,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企业家日等制度,树牢店小二意识,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4%以上。

七是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满意指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70亿元以上。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规划布局一批以工代赈等零工市场,夯实增收基础。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扩容提质工程,新办幼儿园5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行动,建成学府路小学,有序扩大城区学位供给。积极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加快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创建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持续办好特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优化完善医疗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争取凉州医院升格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慢性病健康管理,创建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执法体系,实现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

扎实做好社会保障。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临时救助,持续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和重病重残人员,积极推进慈善公益事业,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凉州区社会养老院,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行动试点工作,发展银发经济。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双拥共建水平。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实施汉长城保护利用项目。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民间文艺大赛等群众文体活动,讲好凉州故事,建设书香凉州。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0个、村(社区)运动场15个以上。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群众性赛事,推动青少年体育纵深发展。

倾心办好民生实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将继续集中财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办好10件民生实事:1.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42481.16万户。2.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引导4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3.加大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力度,新增义务教育中小学学位3000个、公办幼儿园园位2000个。4.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5000户。5.完成分散农户清洁取暖改造6000户。6.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5座。7.10000名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8.对进入普通高校的困难家庭子女进行入学资助,每人补助800010000元。9.建设2个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村级互助幸福院。10.600名困难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对370名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

八是聚力统筹发展安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夯实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精准防范化解风险。全面强化粮食能源、重要产业等领域风险管控。树立化债也是政绩理念,以砸锅卖铁的决心防范化解债务,稳妥处置存量债务,有效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严格政府投资项目报批,加强政府债务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评估。落实落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安置等遗留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全面强化社会治理。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浦江经验,主动下访、常态走访。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凉州。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提升安全治理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五大体系提升落实年行动,强化道路交通、消防、燃气、矿山、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地质、气象、水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夯实应急物资保障基础。纵深推进食安凉州建设,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各位代表!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全区政府系统将忠诚履职、尽心尽责,以高度的清醒和执着的韧劲,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时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完善落实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契约精神,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打造诚信政府。严格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审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巡视、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使政府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法治化。

狠抓效能建设。树立效率就是生命、结果就是一切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专班推进,发扬事不过夜精神,保持雷厉风行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快落地、真见效。强化交账意识,对确定的重点任务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将目标细化为具体举措、量化到时间节点,主动对标对表,严格督查推进,持续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方法,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动真碰硬解难题,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永葆廉洁本色。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建设廉洁文化,打造廉洁政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拼搏进取,凝心聚力、奋勇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凉州而团结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