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发布机构: |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凉政办发 |
关于印发《凉州区“十四五”市场体系
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驻凉各单位:
《凉州区“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4日
凉州区“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规划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凉州区“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升凉州区在省、市市场流通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和《甘肃省“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武威市“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凉州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时期。要深刻领会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深刻认识全区市场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战略机遇和潜在挑战,最大程度激活内生动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持续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商贸流通业对全区经济建设、民生改善、扩大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6年的71.6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6.37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速达5%。全区消费市场初步形成以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为主的多业态共存零售商业发展格局。商业网点功能和布局不断完善,流通设施利用效率和商业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
农产品市场体系初具规模。紧紧围绕“10+N”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成大型商品交易市场1个(武威昊天农产品市场暨仓储物流中心),建成发放蔬菜市场、大柳蔬菜瓜果蔬菜市场、清源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7个,形成田头市场(收购点)25个,建成谢河镇、清水、丰乐、五和、古城等乡镇农贸市场24个,有力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设施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发展农产品运销企业16家,合作社70多家,农产品进出口备案企业达45家;成立电子商务企业32家,建成电商直播孵化基地6个,线下体验店10个,民营快递企业入驻凉州区8家,线上销售农产品达20多类近110个品种。
城乡消费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止2022年,全区建成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98个,其中:建成大型商品交易市场1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7个、乡镇农贸市场24个。建成武威新乐超市、京华万家超市、益民商贸公司等县域龙头商贸流通企业9个,星光购物中心、万达广场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4个,镇级商贸中心41个,村级便利店4728个。建成区级物流配送中心12个,镇快递物流服务站点 136个,覆盖率为100 %;村级快递物流服务站点313个,覆盖率为70.3 %,年快递收发数量6023.7万件。建成区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镇级服务站24个、村级服务点83个,实现了镇村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全覆盖。全区已初步形成以城区为中心、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三级市场网络体系。
现代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数字赋能传统生活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线上线下”消费进一步融合,逐步向精细化、精准化转变。开展线上下单、同城配送服务,开展果蔬粮油“线上订购、同城配送”新模式,有效保障居民菜篮子。大力发展路衍经济和城市经济,推动物流商贸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企业培育“中央厨房”“网上点餐”等经营模式。现代化商业设施不断完善,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消费促进得以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升级。农贸市场改造、社区消费开始起步,快递覆盖全区,区域生活服务便利体系向优质化转型加速。
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依托兰张三四线高铁建设,主动融入兰州1小时经济圈,筑牢外向经济发展基础。在凉州工业园建成农机及工程机械产业园、金属材料产业园、木材集散中心、石材加工产业园、煤炭交易中心等专业产业园(交易市场)等,极大地改善了区内商贸物流环境,促进了商贸流通业态发展。武威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暨仓储物流中心二期、中坝镇金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暨电子商务基地项目、武威田恒农贸市场、西北花卉培育中心等一批重大市场建设项目规划实施。 谋划推进发展冷链物流,聚焦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大中型冷藏设施和仓储基地建设,止2022年,累计建成冷藏库61座,全区冷藏库静态库容达到50万吨,为特色农产品错峰上市提供了条件。中欧班列“天马号”的货源组织能提大幅提升。
市场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深化企业准入、产品准入、食品许可审批、药品医疗器械审批、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五项改革”,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构建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类规定。加大对成品油、再生资源回收、预付卡等市场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商务领域市场秩序。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商品和服务以及经营者进入本地市场的规定及做法。认真贯彻落实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及相关制度,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关系。加强监督抽查结果信息公开和有效利用,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认真落实“四个最严”工作要求,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成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
二、存在短板
“十三五”期间,凉州区市场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
商贸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低端供给过剩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商文旅融合深度不够,构建消费新格局乏力,消费外溢现象严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亟待提升。
外贸发展后劲亟待增强。受多种因素叠加冲击,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较大变数。受产业结构影响,进出口能量不足,进口优势明显,出口占比较低。
新业态应用范围较小。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市场运行不够,头部企业偏少,流通企业数字赋能不足,对新业态的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应用新业态服务经营、改善经营的能力。
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高端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和农村消费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和打通“最后一公里”功能有待提升,社区商业集合度和规模化还不够。
三、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受到非经济因素严重冲击;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现代化程度较低,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为我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提供难得历史机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全区市场体系建设提供强大动力。随着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我国巨大的内需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为凉州区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扩大投资消费规模,带动农产品外销提供难得机遇,带动市场体系建设提速增效。流通基础设施提升为全区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国家将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大力推动“两新一重”建设的大背景下,凉州区的交通、信息、物流、环保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特别是围绕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建设的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和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设施的顺利推进,将使全区的外联通道更加便利、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将不断提升完善。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全区市场体系建设注入新活力。在“共享经济”“宅经济”“夜经济”等新零售、新服务加快发展的趋势下,特色优势农产品将更好地对接新消费需求,适应消费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强大的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体系为支撑,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在线营销、直播带货、全程跟踪监督等网络销售模式快速兴起,为市场体系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综合研判,“十四五”期间,在全球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国内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将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集聚扩量、开放融合的关键期,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为引领,以补齐短板、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为重点,构建全区现代市场体系,有力服务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行动,为有力服务促进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放在首位,围绕民生改善拓展市场需求,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供需并举。准确把握消费、投资等领域变化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投资实效,提高供给水平,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坚持开放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好联通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市场互促共进。
坚持循序渐进。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扩大内需工作,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与安全有机统一。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融入新发展格局水平提升,市场体系重点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流通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整合凉州区市场资源,构建以大型专业市场为龙头,以社区便民市场、镇集贸市场为支撑的城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
消费市场规模再上新台阶。到202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53亿元、年均增速9%以上,批发业销售额达到141亿元,零售业销售额达到52亿元,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3亿元,住宿业营业额达到1.9亿元。消费对凉州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和升级改造大型商品交易市场 1 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0个,城乡便民市场25个,冷链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冷库容量超60万吨;流通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按照“一镇一场”的标准,建立健全镇集贸市场配套设施,畅通小城镇商品流通网络,满足当地农贸交易和采购活动需求,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商贸流通水平显著提高。到2025年,网上零售额达到32亿元左右。升级改造步行街2条,升级改造城乡物流中心、集贸市场、镇商贸中心41个。实现实体商业加速转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占比扩大,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各层次消费需求。流通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5G技术应用深入推进,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取得显著进步,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监管有力、协调高效的流通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一网通办”,落实“一窗通办”,改善服务质量,打造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制度机制和信用体系更加完善,综合执法效能提高,以诚信兴商为主的商业文化逐步彰显,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市场管理更加完善,市场环境更加优化,城乡居民消费更安全、更方便、更实惠。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素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四、发展定位
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依托凉州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品牌和“10+N”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努力打造联动西北、服务全国的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河西走廊消费增长极。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普及应用,积极发展文旅融合消费,满足多样化、精细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积极培育河西地区消费中心区域,支撑全省内陆开放功能和发展实力提升,助力武威市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打造我国承东启西的要素汇聚重要平台,切实发挥凉州区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节点作用。
古凉文旅消费新高地。深入融合凉州古城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标志性和品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景区,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增强旅游要素汇聚能力,积极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依托雷台文化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挖掘文旅产品消费,引进各类特色餐饮及文创产品资源,壮大凉州区特色旅游、休闲、文创商品消费市场新地标,引领武威市旅游资源共建共享、旅游消费产业联动发展,支撑带动区域文旅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第三章 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全区市场体系建设放在全省、全市的大局中谋划推进。立足比较优势,科学规划构建通道、物流和市场之间的新关系,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一、打造国内大循环节点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动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城市消费与乡村消费协调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发展绿色、健康、安全消费,改善消费环境。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鼓励流通业引入新业态与新模式创新,支持流通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
提升消费供给质量。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深化市场化改革。配合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助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
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通道
畅通国内外流通网络。推进国际空港和国际陆港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陆空铁多式联运,加快形成内外联通、集约高效、创新赋能、安全可靠的贸易大通道,便利企业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市场顺畅对接、产业深度链接、规则有序衔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集聚、辐射作用,成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甘青新蒙区域的前沿枢纽。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优化市场流通环境,推动商品和服务在两个市场间畅通循环。鼓励出口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对接,多渠道搭建内销平台,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引导企业争创国家双循环示范企业。
三、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支持实体商业数字转型。引导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传统零售企业依托原有实体网点、供应商、客户等商业资源,广泛应用电子商务,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线上信息交互、在线交易、精准营销等功能,强化线下场景体验感与服务体验感,发展体验式、定制化营销模式,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励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利用品牌、采购分销和运营管理优势,与线上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积极研发线上产品,拓展线上销售,采用“社区团购+集中配送”“无接触配送”“餐饮+零售”等新发展模式进行经营。
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加大绿色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流通设施节能改造、降低流通全过程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支持构建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新型回收体系,鼓励在零售、餐饮、住宿、快递等行业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标国内外行业,完善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提升绿色经营水平。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网络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构建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新型回收体系,打造生态化、绿色化的消费环境。主动宣传绿色消费理念,以绿色流通促进城市商业可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推进“数字政府”与政府履职全面深度融合,推动政务服务完善“一网通办”,落实“一窗通办”,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政策咨询、商务数据、业务事项、公共服务办理效率。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推行网上实名采集、远程实名认证,推广电子证照服务,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规范有效开展审查工作。强化保障民生、促进创新等领域反垄断执法,坚决查处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依法及时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持续实施知识产权扩量提质计划,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健全完善地理标志保护有关制度,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使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综合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区域执法协作,依法建立健全专利案件协调办理机制、政策协调机制、重大案件协调督办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严厉打击侵犯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第四章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积极改善供给质量,挖掘消费潜力,促进社会消费提质扩容。
一、壮大传统消费
加快餐饮住宿业升级。加快住宿业品质化发展,以服务商务活动、服务旅游消费、服务生活休闲为宗旨,将住宿功能与商务会议、假日经济、康养服务相结合,推动住宿业向体验经济转型。鼓励餐饮业与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餐饮企业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一批星级饭店、绿色饭店,支持龙头餐饮企业拓展全省市场。推进地方特色小吃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美食地标,举办好美食文化节,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促进汽车消费,畅通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机动车报废、汽车进出口等内外循环,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下乡专项活动,深度挖掘乡村市场潜力。规范二手车交易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提升汽车销售4S店的经营服务水平,扩大进口汽车消费,发展汽车后市场。促进家电家具更新消费,补贴居民购买智能节能家电、环保家具。
提振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全面激活家居消费市场,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创新迭代,有效满足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定制化家居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企业开展以旧换新、家电家具家装下乡等活动,鼓励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积极开发农村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市场,引导农村消费者按照安全年限使用和更新家电家具家装,及时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产品。
做强特色家政消费。推动家政服务业品牌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构建便利、规范的社区及家政服务体系。加强家政服务标准化、价格规范化建设,推广特约服务、定制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完善家政服务信用体系。鼓励发展中小特色家政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面发展,注意差异化发展,提供有特色的专业精致服务。
持续扩大康养消费。鼓励健康类产品和服务消费,促进康养产业良性发展。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健康服务领域市场准入,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就医、健康管理、养老养生等领域协同发展,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消费习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养生康复、心理健康、母婴照料等多样化健康服务业态,发展集健康文化、养生保健、体育健身和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融合的“健康+”消费新模式。
规范发展教育培训消费。鼓励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规范引导社会机构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服务。严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严格禁止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知识性学科培训,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新职业新工种培训,推进优秀办学机构举办优质急需的社会培训项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聚焦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断完善以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主体、企业全面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
大力提振文旅消费。抢抓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大力发展“文旅+”“体育+”产业,加快构建集历史文化游、乡村游、康养游、研学游为一体的全域文旅融合格局。深度挖掘天马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沙漠文化、葡萄酒文化及历史文化名城等资源,串联融汇文化遗存、山水田园、民俗民趣等人文自然景观,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集群。深入发掘乡村资源在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培育特色农村休闲、旅游、观光等消费市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文旅与科技融合,支持汉唐天马城等文旅项目结合文化特点,积极开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多媒体数字艺术、文化情景剧等沉浸式文旅项目。大力实施文旅消费专项促进行动,积极参加武威市传统文旅节会。充分挖掘体育消费潜力,积极承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文体旅游活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发展。
栏1 提升传统消费专项 |
1.支持开展消费促进。实施消费促进项目,通过发放消费券、奖补资金等形式,激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汽车、家电、家具、日用品、餐饮等行业消费促进活动,持续创造消费热点,推进消费增长。 2.加快生活服务业发展。实施服务业转型升级项目,完善社区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集婴幼儿看护、养老、家政服务、洗衣、家电维修、美容美发、快递服务等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融合创新,整合服务资源、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网点、建立服务网络。提升居家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3.推动餐饮业特色化发展。实施美食品牌提升工程,着力发展大众化餐饮,引导餐饮企业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化生产、连锁化经营的生产模式,鼓励高端餐饮提供平价特色产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和餐饮中心、小餐饮示范店,培育一批网红街区和店铺,加快推动餐馆经营模式向餐饮企业经营模式转变,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连锁餐饮大企业。 4.提升文旅融合商业街区内涵。实施提升万达广场、星光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经营管理水平,借助汉唐天马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等项目,培育建设集文化演艺、旅游观光、购物休闲、餐饮美食等多业态集聚的特色街区。特色餐饮及文创市场结合汉唐天马城和凉州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建设项目规划设置文创产品市场,引进各类特色餐饮及文创产品资源,打造凉州区特色旅游、休闲、文创商品消费新地标。 5.提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推动凉州酿酒、熏醋,争创国家和省级驰名商标。打造“武威蔬菜”公共品牌,提升“凉州农鲜”区域公用品牌。围绕“10+N”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年认证10个以上。 |
二、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发展壮大零售新业态。顺应“宅消费”趋势,积极推动垂直电商、社区社群电商、微商电商、直播电商、O2O等零售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升中小电商企业数字化创新运营能力,加快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企业和创新应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直播专项推进行动,鼓励政企合作建设直播基地,规范推动直播电商主体做优做强,加快集聚优质直播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直播品牌。支持大型商城和特色市场建设电子商务营销平台,探索发展“新批发+新零售”模式。鼓励便利店企业建立智慧供应链。积极发展智慧零售,创新开展无接触式购物、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鼓励办公楼宇、住宅小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布局建设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智慧驿站、智慧书店等。鼓励有条件的实体企业研发线上产品,拓展线上销售,采用“社区团购+集中配送”“无接触配送”“餐饮+零售”等新发展模式进行经营。
促进夜间消费。推进建设中心区域夜间经济带。主动适应消费新形势,以稳岗位保就业惠民生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为主、行业支持、业态丰富、包容多元的原则,加快推进凉州城区夜间经济发展,促进夜市繁荣,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推进消费升级,不断激发城市生活“烟火气”。重点指导明清街夜市、滨河西路七彩花园夜市和星光购物中心夜市等三个夜市实施夜间消费载体改造提升,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场所,积极注入多形式文体消费业态内容,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和供给,推动商旅文、游购娱、吃住行一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开设深夜营业专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鼓励有条件的便利店、药店24小时营业,提高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鼓励绿色消费。促进绿色低碳消费,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发展“互联网+旧货”“互联网+回收”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二手商品流通,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布局,支持生产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利用逆向物流开展废旧家电家具回收。推动传统消费向绿色环保升级,创建“绿色商场”“绿色超市”“绿色农贸”,开展果蔬菜皮就地处理、净菜上市工作,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有偿提供购物塑料袋,扩大节能家电家具等绿色产品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稳步提升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发挥绿色供应链、绿色循环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作用,推进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中央厨房”。加快推广“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培育打造一批布局合理、配送辐射区域适当的“中央厨房”企业。通过支持中央厨房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农产品流通由供应原料为主向供应成品、半成品为主转变,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供应网点布局与餐饮业、物流服务业相融合,进一步构建食材加工规模化、品种多元化、质量标准化、服务规范化、配送智能化的餐饮供应链体系,有效对接终端市场需求,拓展消费渠道,提升消费质量。
1.加快打造智慧商街。结合街区特色打造“一街一主题”,实施业态提升改造,通过增设智能管理系统、创新经营模式、吸引和培育网红品牌等措施,打造夜经济新地标和年轻人集聚打卡地。引导商圈、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馆等消费场所拓展智能化、网络化全渠道布局,增加互联网、大数据、A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2.大力发展“中央厨房”。实施凉州区10万吨冷链物流体系及中央厨房项目,支持具备食品加工能力的生产企业和餐饮企业发展中央厨房,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围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回收,完善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到2025年,发展乡镇和社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200个,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社区)网点覆盖率50%以上,建设改造集散交易市场2个,分拣中心6个,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90%以上。 4.发展城市特色夜市。积极开发商业夜游、主题公园夜游、演艺夜游、娱乐夜游等体验性强的夜间经济业态。 5.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围绕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优化网点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商业主体,引导规范经营,构建功能齐备、优质便利的社区生活服务供给体系。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鼓励“一店多能”。提升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水平,新建改造一批便利店、餐饮店、维修点等便民商业设施,完善城市社区商业网点布局,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创建。 |
三、提升消费载体
提升消费便利程度。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规范管理社团采购,引导国内知名品牌连锁便利店进入社区,完善社区便利店网络,提升社区市场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工业品下乡网络,引导商品服务优、信誉口碑好、活跃用户多、吸聚效应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村居民的商贸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发展年货大集、流动售货车等销售模式。
建立消费长效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互动、城乡联动的促消费长效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带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围绕传统节会、国家法定节假日开展促消费活动,开展商贸企业联合让利促销行动。有序组织购物节、美食节等多元促消费活动,提升“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品牌效应,积极参与行业组织的消费节会。
提升城市商业体系内涵。开展步行街改造试点,打造省级特色步行街。培育省级示范商圈,引进高端品牌、融入时尚元素、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线上线下、内外贸深度融合,加快多业态集聚,鼓励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搞活城市综合体,满足市民“吃、购、娱”等多方面需求“一站式”服务。促进文旅夜间消费区建设,形成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培育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点。在旅游旺季开设深夜营业专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鼓励有条件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提高游客和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第五章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流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聚焦流通主体,提升软硬件建设,发展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流通网络,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和先导性引领作用。
一、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增强商贸流通企业引领生产、促进消费、配置资源的能力,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营连锁、联合、兼并、电子商务等形式拓展经营网络,引进或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引导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商品市场等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鼓励中小企业向集采集配、营销推广、技术管理发展,促进特色经营和精细化服务,增强中小商贸企业活力。鼓励中小商贸企业加强创新,鼓励各类社区、街区小店特色化、便民化、标准化经营。支持商贸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完善区镇村三级商贸流通网点,补齐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短板。
深挖农产品企业潜力。引导企业将传统品牌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支持历史文化浓郁、品牌信誉度高、有市场竞争力的凉州区特色农产品做精做强。扩大“黄羊河”“凉州皇台”等中国驰名商标和“金苹果”“柏树庄”等商标品牌效应。积极构建以整体品牌为龙头、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通过兼并收购、加盟合作、渠道下沉等方式,推进品牌化、连锁化运营。
激活冷链物流企业活力。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冷链物流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化水平。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
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围绕“10+N”主导产业统筹发展农产品供给,进一步加强区域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建设,培育“三品一标”品牌特色农产品进入《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数量有突破,积极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广泛开展品牌宣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零售市场,完善特色优质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
加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通过土地作价、投资建设、财政入股、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增强保供稳价和综合服务能力。采取入股参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建设改造公益性产地市场、城乡农贸市场。鼓励财政资金支持的农产品市场签订协议,强化市场公益属性,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引导市场集群联动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物流市场、商贸市场和产业集群有机协同、融合联动发展。积极推进综合保税中心、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开展商品市场联动联通,鼓励商品市场探索“口岸展示交易+大型市场批发+中小市场就近配送”的发展模式,促进实体市场合理布局、功能优化,降低物流仓储成本。
支持企业供应链赋能。鼓励流通实体企业、电商企业、邮政及快递企业,与大数据平台、新载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店面设计、库存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通过科技赋能、特许经营、加盟连锁、销售代理等方式,改造农村“夫妻店”等传统网点,向连锁化、加盟化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运营转型。发展新型连锁经营网点和便利店。
优化供应链上下游模式。积极发展供应链产地直发模式,推行农产品众筹预售、网络众包等供应模式。加大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在主产区、主销区建立生产加工直供基地,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构建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向好的新型农商关系,构建连接产地与终端大市场的供应链网络体系。
三、促进冷链物流提质
强化冷链体系的“延链”与“补链”。以完善现有冷链功能为重点,对静态冷库进行标准化改造。围绕肉类、水产、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加强中心批发市场、区域配送中心及大型超市、连锁零售网点的冷库冷柜等设施配置,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实现冷链基础设施“强链”与“扩链”。围绕“10+N”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在主产区和消费集聚区建设产地预冷集配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推广产地预冷、初级加工、储存保鲜等新技术,从源头加强冷链保障。改造提升或布局建设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加工配送和处理中心,打造“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推动冷链流通企业的“专链”与“快链”。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产地预冷、保鲜加工、保鲜运输、销售终端冷藏等能力建设。推广使用全程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和控制设备,支持建设农产品城市配送冷链运输体系,提升冷链车辆匹配比例,推动冷链运输车辆标准化、绿色化、专业化。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信息化。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在库存控制、仓储、运输和交易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现有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对接,完善数据和信息共享功能。推广应用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电子标签、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逐步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与甘肃省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
支持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引导冷链物流企业通过统一组织、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的方式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实现冷链物流的社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服务新模式。
专栏3 促进冷链物流提质专项 |
1.培育国家冷链物流基地。重点依托已投入运营、市场需求旺盛、区域带动作用较强的存量冷链物流设施开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在全区生鲜农产品优势集中产区且产量较大、具备品种轮换条件、生鲜农产品重要区域性集散地以及交易量达到较大规模且保持稳定增长的区域申报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强化乡镇农贸市场仓储设施。结合各个乡镇产业特点,集中扶持一批仓储设施,提升仓储能力和冷链现代化,激活县域商贸活力,提升冷链物流基础。 3.优化“10+N”优势产业冷链。实施顺佳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永昌镇亚峰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甘肃悦农康盛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甘肃陇上丰达农业有限公司凉州区高原夏菜冷链物流项目、凉州区四坝镇冷链物流建设项目、甘肃堉鑫盛世农贸综合市场及蔬菜机械冷库项目、甘肃铧隆通达蔬菜保鲜库建设项目和清源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新西村蔬菜保鲜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支持发展大型冷链物流园区,万吨以上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支持大型肉类生产企业布局建设屠宰加工和冷链流通配送体系,鼓励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对与标准冷库关联的设备等进行改造,形成标准化设备设施体系。 |
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电商优质品牌。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平台载体,鼓励建设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数据应用机制,鼓励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与实体零售企业有条件的数据资源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营决策和社会化协作水平,精准匹配网络消费新需求,大力发展个性化订制、柔性化生产,实现线上线下共赢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支持龙头企业、零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工业等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鼓励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基地,推动直播电商在流通领域深化应用。支持发展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传统优势产品网店。鼓励电商平台企业与超市、便利店、社区商业中心、商务楼宇和小区物业等合作,加快推广生活服务一体化消费,不断创新销售模式,提供集约化配送。
完善农村电商服务。扩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加快电商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提升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效率。大力推广社交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直播等电商新模式新业态进农村,发展“电商+直播助农+品牌+合作社+农户”营销模式,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激发农村消费新潜能,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专栏4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专项 |
1.引进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引进头部电商平台设立运营单元,着力吸引国内外成长性好、增长迅猛的电子商务企业来凉州投资。加速落地电商区域网格仓。 2.加快电商产业基地建设。强化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物流”服务功能,实施武威金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暨电子商务基地项目、凉州区网货供应快递物流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打造快捷高效的直播货品供应链体系。强力推进直播电商向批零住餐游等行业拓展,对网红主播人才开展针对性培养,帮助赋能引流增粉。 3.完善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以农特产品公共品牌为牵引,以镇为中心、村为网点,加速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拓展农村电商站点代买代卖、代收代发、农产品网销、快递收发、电商孵化、金融服务为一体乡村振兴示范县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县域乡村振兴馆建设运营项目、助力农产品上行销售项目,促进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4.实施省级电商项目。实施电商同城配送、网货供应快递服务提升、电商新业态培育、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等电商专项资金项目。 |
五、提升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积极培育物流新模式新业态。深入开展物流降本增效,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创新发展供应链云平台,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鼓励发展智慧物流,重点培育智慧物流城市、智慧物流园区和智慧物流主体,加快物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第三方物流加快融入产业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推动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运作。鼓励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模式创新,推广绿色物流技术与标准化设备集成应用。
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建设。加快提升物流枢纽服务能级,打造对接中心城市、融入区域经济循环的物流通道,积极推进物流枢纽建设,构建高质量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作体系。加快与兰白经济圈、河西走廊物流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畅通“一带一路”高效物流通道,强化与重大物流枢纽节点直达衔接。高质量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升多式联运枢纽专业化服务能力,强化多式联运规则衔接,探索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实现多式联运信息资源互联共享。进一步提升物流末端配送效率,完善城市三级配送网络,推行分级分类配送,鼓励发展夜间配送、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
加强物流短板领域建设。强化应急物流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储备充足、平急结合、高效共享、保障有力、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现有区级、镇客运站和村委会、村邮站、小超市、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等场地拓展农村物流服务功能,推动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到2025年基本实现建制村邮政快递物流服务站全覆盖,提升三级物流节点覆盖率。
第六章 激发县域商贸活力
县域商贸发展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激活县域商贸活力,补齐县域商贸发展的短板,提升县域商贸流通效率,赋能县域商贸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县域商贸载体
塑造县域特色市场新优势。形成以凉州城区二环路为界(西至和平大道、北至汉武大道、东至凉都大道、南至古浪街),内部保持、外部发展的格局,改建影响城市环境风貌的专业市场、综合市场,新建专业市场、综合市场统一布局于二环路以外,基本形成“三群多点”的市场总体格局。鼓励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市场功能、交易主体、交易范围、交易方式、交易规模、交易手段等的创新与提升,促进专业市场转型成为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同时加强规范专业市场交易秩序,改善专业市场环境,促进专业市场规范化、高端化发展。
提升改造各镇农贸市场。加快提升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支撑凉州成为河西地区“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商品蔬菜基地,成为“10+N”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积极推广“多业态组合、分时段经营”的管理运行模式,努力实现全天候饱满运行、业态发展互补共赢,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各镇至少有1个标准化集贸市场,常住人口2万人以上的镇可设置多个标准化集贸市场”的原则,对各镇集贸市场采取保留、提升改造和新建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对现状建设规范、设施配套齐全、市场经营良好,符合各镇总规和控规要求的各镇集贸市场给予保留。对现状选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但建设不规范,或闲置、陈旧,有消防安全隐患的集贸市场进行整改。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加快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集贸市场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镇集贸市场配套设施,新建和改造配送中心,提升配送效率,畅通乡镇商品流通网络,方便居民生活。
促进批发零售业转型。加快批发业向平台化转型,以流通现代化为方向,拓展物流配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展览展示等功能,实现由商品批发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由传统的产品集散向信息聚集转变,由交易中心向商务中心转变,促进产供销有效衔接。加速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合,发展“一站式购物”“商品+服务”等综合业态,推动零售业向体验式、社交化、智能化转型。
专栏5 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专项 |
1.建成以“生产资料产业园集群”“大宗商品市场集群”“汽车贸易市场集群”为核心的“三群”。加速生产资料产业园集群内各市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形成以生产资料的生产、加工职能为主,商品交易职能进一步拓展的生产资料产业园集群,打造成为河西最大的现代化专业化生产资料集散中心。规划建成集新车、二手车销售、办证纳税、维修保养、配件购置的“一站式”汽车销售及配件产品市场为一体的汽车贸易市场集群,形成辐射金昌武威,带动河西地区汽车贸易市场集群。 2.推进建设分散型“多点”专业市场。丰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功能,打造武威农产品交易龙头,支撑凉州成为河西地区“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商品蔬菜基地。加快推进武威田恒农贸市场建设项目,新建丰乐、黄羊两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市场,辐射带动全区乃至周边县市特色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张义镇农贸市场、西营镇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达板皮毛交易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建凉州区现代牛羊交易中心,在黄羊镇或长城镇规划建设活畜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及废旧商品交易市场,提升改造怀安镇回利再生资源市场。结合清水镇、清源镇等苗木产业优势拓展西北花卉培育中心建设苗木交易中心,建成西北花卉(培育中心)市场。 3.提升乡镇集贸市场功能。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商务部等部门新修订的《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大力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持续开展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马路市场”安全隐患整治,逐步取消露天交易和占道经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实施农贸市场新建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5个以上。 |
二、改善公共交通设施
合理增加停车位。在新建商业中心、综合体、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旅馆、餐饮店,按照其类型和建筑面积,高标准甚至超标准满足最高规定的配建要求,建设停车位。在老城区大型商业网点、人流密集处有计划地通过挖掘地下空间增加停车场地或增设立体停车场,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不断优化停车设施配置,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
鼓励静态交通智能化。以公共停车信息系统为核心,集成停车诱导系统、咪表系统、停车场(库)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的停车场(位)信息服务。
有效引导密集区人流。在重要的消费场所或者商业中心,设置标识清晰的停车场指示牌,在靠近目的地前,可引导车辆在稍远处进行停车,避免中心区域的拥堵与不便。完善配套公交线路。在商业网点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公交线路,建设公交首末站、港湾式公交站。
三、优化县域流通网络
丰富县域商贸体系内涵。开展步行街改造试点,打造省级特色步行街。培育省级示范商圈,引进高端品牌、融入时尚元素、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线上线下、内外贸深度融合,加快多业态集聚,充分激活城市综合体,满足市民“吃、购、娱”等多方面需求和“一站式”服务。在旅游旺季开设深夜营业专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鼓励有条件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提高游客和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优化商贸流通配套。优化配套公交线路,改造建设融合消费的公交首末站、港湾式公交站。商业区通过在商业街、商业综合体等商业网点布置开放式空间,增加公共休闲空间。改善城市公共环境,加快新建商业综合体项目周边地区的提档升级,确保商业综合体等零售网点拥有良好的周边环境。打造全方位景观,以风格统一、功能各异、凉州主题凸显为目标,营造集展销贸易、文化展示、酒店住宿、餐饮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化商业景观氛围。商圈内设置与建筑风格相统一的配套。
健全社区商业网络。围绕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优化网点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构建功能齐备、优质便利的社区生活服务供给体系。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鼓励“一店多能”,改造提升便民市场硬件设施,优化软件环境。扩建改建社区便民市场,优化便民市场布局,补齐生活服务、健康养老、托幼教育等业态。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区居民“步行10分钟”到城区便民市场、居住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全覆盖。
完善商贸流通网络。围绕保障城市运转、居民生活,着眼更高水平、更低成本的商贸流通网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骨干基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四级流通功能布局体系,构建城市配送“点到点”运营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农村商贸中心、村级商业网点建设,全面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运行渠道,构建渠道畅通、体系完备的商贸流通网络。
优化末端配送效率。完善园区、社区、办公楼宇等地智能自助提货柜、末端取货网点等设施,为快递员开展业务提供便利。指导电商企业加强与快递物流企业加强业务联动,推广库存前置、智能分仓、仓配一体化等服务,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鼓励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推广即时配送、无人配送,提高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率,提升干线接卸、前置仓储、流通加工功能,拓展分拣、贴标等增值服务。支持企业强化生活必需品供应链协同作用,加强物流配送中心开放共享,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保障生活必需品及时供应。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水平,支持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物流、邮政、快递、商贸等企业市场化合作,发展城乡物流共同配送、统仓共配,实现村村通快递。
专栏6优化县域流通网络专项 |
1.建设社区商业网点。加快社区商业网点统一规划、定位、布局、管理,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消费群体需求,鼓励创建社区商业生态示范品牌,推动社区商业形态创新升级,营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整合线下社区商业网点和便民服务网点资源,搭建智慧社区商业平台和社区共享服务平台,开展定制配送、物流分拨、快件收取、电子缴费等服务。实施凉州区便民市场改造提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速融入社区商业。 2.完善乡村末端配送。实施凉州区“快递进村”项目、县域寄递物流配送能力提升项目,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提升县域到镇寄递物流配送能力。 3.不断完善社区民生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努力打造消费便捷、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便民生活服务体系。加快社区生活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强流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衔接,为社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娱、购等相关服务。 4.加强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重点支持引导农产品、日用百货等连锁经营企业采取直营、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形式整合社区分散商业网点,加快农村社区为农服务社和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促进便利消费,保障安全消费。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社进社区开设农产品直销店。 |
第七章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市场高水平开放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巩固和提升全区对外开放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提升区域市场合作
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发挥流通业双边市场特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和周边省市区加强合作,加速融入兰白经济圈、兰西城市群建设。落实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推进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青海省海东市等毗邻地区合作,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实现流通平台组织功能向综合型、拓展型、包容型地分享经济大平台全覆盖转变。优化商品市场区域布局,支持产地型、集散型和销地型商品市场加强纵向联动。
畅通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在全国大市场设立销售中心,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等多种渠道的产销对接。支持企业整合全区“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积极融入省市建立的省外销售服务中心或展示展销中心。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对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
建设跨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重点完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建设结构和布局合理、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高度集中的大型商品交易平台、区域配送中心。借助“新基建”推进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积极融入全国骨干流通网络。
二、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
助力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等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引进1-2个行业影响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知名品牌举办展会。
推动会展业联动发展。鼓励会展业与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会展业态。积极探索“互联网+会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会展新模式,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会展流程、强化会展体验。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完善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好商务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重点企业出口的业务指导,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支持全圣公司等企业做好对外投资、开展国际产能对接合作。有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加快发展跨境电商。鼓励本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支持跨境电商技能培训。建设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育平台。推动本地企业与头部跨境电商企业精准对接,着力补齐生产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短板。积极引入跨境电商人才,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支持跨境电商技能培训。建设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育平台。
三、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引导外贸企业深耕传统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依托平台,拓展新兴市场。推动优进优出,稳步提高出口产品规模,鼓励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品牌培育、营销渠道建设,提高效益和规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加强外贸与产业融合。促进外贸产业集聚升级、品牌建设、产品提质和市场拓展。强化对外贸龙头企业跟踪服务,引导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补链固链强链,稳定外贸产业供应链。加强出口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强化品牌研究和设计,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品牌推广中心,整体提升品牌影响力。
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鼓励引导大型企业在主要市场建设海外仓。培育在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发展、多元化服务、本地化经营方面特色鲜明的海外仓。鼓励市外海外仓企业整合资源,积极推动资源嵌入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
第八章 强化市场治理与服务
强化市场治理和提升服务水平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要突出关键领域,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发展软环境
出台业态引导政策。科学引导业态发展,加强对鼓励业态、允许业态的控制与引导,以保障必备性商业业态为基础;重点推进以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专业市场、连锁超市、社区商业网点、物流基地等辐射性和综合性强的商业业态;鼓励发展智慧商业、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业态;提升改造社区连锁商业、老字号商业等传统商贸业态;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早餐店、小吃店、便民商店的发展,鼓励便利店内设置就餐、休闲区域,丰富购物体验、场景体验,推进社区商业与民生商业的发展。
优化商业鼓励政策。出台商业发展激励措施和商业培育机制,推进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培育和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商业网点,进一步推进国家和省市层面的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示范区等示范项目,启动特色商业示范区、镇街商业示范区、文旅示范区、智慧商业示范区等示范项目,通过示范来推广经验,促进商业服务业的提质升级。
二、提高市场调控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建立覆盖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关注金融、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房地产等广告领域,对传统媒体全覆盖全天候监测。依法查处教育、医疗、养老、餐饮、供电、供水、旅游等行业领域价格违法行为。加大纺织服装、家居用品、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加强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和监管改革,强化电商平台等网络经济的行政指导和监管。
加强风险预警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贸易安全与产业损害、市场供应、境外项目、境外劳务纠纷等风险预警制度,健全商务领域风险预测预警体系。扩建立风险分析研判机制和市场监管业务风险台账,实现风险动态管理。整合市场监管各领域涉企信息,实现数据归集共享,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推动风险预警和“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机制对接,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工作,做好风险评估结果运用。
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全面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探索建立消费后评价体系,发挥消费者对经营活动的直接监督作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者维权服务体系,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
健全应急保供体系。完善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数字化监测平台,增强市场调控、应急保供工作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构建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严格落实猪肉、食糖、成品粮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健全应急投放网络,完善应急运力储备,共同保障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调运和投放工作。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通过“信用中国(甘肃)”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引导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入驻商户信用评价机制。制定出台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政策措施,根据信用等级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机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加强民生消费领域信用建设。深入开展家政服务、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民生消费领域严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利用信息化平台,归集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引导企业建立服务后评价机制,实施评价信息公开,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健康发展。支持行业组织开展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培训、诚信宣传、诚信倡议等信用建设,引导行业增强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四、强化市场服务能力
拓展平台整合能力。引导商品市场与特色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对接合作,整合生产、销售、金融、物流等资源和需求,通过自建或共建等方式,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搭建开放平台与中小商户共享,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商户做大做强。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统计监测、指数发布等公共服务,完善交易结算、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基础服务,提升展览展示、营销推广、培训交流、信息数据等专业服务,拓展信贷保险、信用担保、仓单质押、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探索构建多层次的综合服务体系。
推进商贸流通标准化。完善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形成无缝对接和有机衔接的标准体系框架。从流通基础设施、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农产品冷链流通、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住宿餐饮、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业态入手,积极开展运输、配送、装卸、库存控制、物流服务和电商运营管理等技术标准制修订,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应用实施。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和考核评估,有效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凉州区“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发展改革、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联系机制,研究制定本区市场体系建设的阶段目标,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实行项目清单管理,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管理,协调解决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将本次规划内容纳入凉州区政府年度计划。
二、加强政策协同
加强本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各项指标任务的衔接,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加强商务领域政策与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的集聚整合,系统谋划政策措施。加强市场建设领域政策研究,以重大政策创新为引领,重点推动商贸转型升级、贸易持续增长、内需消费扩大、开放型经济层次提升,加快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三、加强财税支持
加强财政资金对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消费升级、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商贸服务等关键领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支持城乡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流通创新项目,支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信用担保、质押贷款等贸易融资,拓宽流通企业融资渠道。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四、加强督查评估
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政策举措和保障机制,健全“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实时监测评估体系,把握中期评估时间节点,做好相关指标、目标的任务内容调整。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定期总结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提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完善政策实施评估体系,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多种方式,科学评估实施效果,适时展开专项督查和规划实施效果绩效评价,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