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发布机构 |
116223010139322881/2023-17204 | 主动公开 | 凉州区教育局 |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凉州区教育局始终坚持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突出抓好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全力做好教师发展提升工作,着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强力保障教师待遇地位,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减负提质”提供师资保障。
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常态化开展贯穿全年的师德专题教育,组织广大教师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四史”学习教育、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新时代师德规范、师德警示教育等5项重点内容开展专题教育。
凉州区始终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考评,实行教师职称“高职低聘”,打破职称评聘“一聘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局面,着力解决个别校(园)长、教师政治站位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组织纪律不严、推动落实不力、教育教学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
全力做好教师发展提升工作
凉州区教育局统筹实施“国培计划”、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和市、区教师培训项目。优先安排乡村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项目等教师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采取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校本研修、集中培训、送教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整体提升。
同时,不断完善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分层递进的区级、校级培训体系,加强区级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建设,不断优化服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的“用得上、下得去”的培训团队,提升区级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的专业能力建设,使之能够有效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带动学校校本研修和教师自主研修,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通过定向委托培养、在职教师在岗培训等方式,为乡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培养补充一批能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小学全科型教师,使乡村学校拥有一支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小学教师队伍,助力校内“减负提质”。
着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明确要求清理规范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激发他们的专业发展动能和教育教学热情,出台了教师减负措施和清单,建立了统筹规范的相关制度,减少了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在
深化“双减”背景下,教师负担等问题逐步凸显,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不仅是广大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凉州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的工作。各学校依据校情,试行新的考勤制度,统筹安排教师课表,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时间,减掉其不应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试行“弹性上下班制”,将教师从超负荷工作量中解放出来,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取得实效,有力保障“双减”政策深入实施。
强力保障教师待遇地位
教师待遇体现尊师重教落实情况,保障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涉及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也会深度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绩效工资分配需向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倾斜,并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将课后服务纳入参考指标,调动教师积极性。为乡村教师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每月200~600元、生活补助人均每月400元。根据艰苦边远程度为乡村教师每月发放100-600元不等的乡镇工作补贴。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职称评聘向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倾斜,将基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总体提高5%。不断加大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和表彰力度,通过榜样带动,引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双减”工作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