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府公报>2022年第二期>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公开方式 发布机构
11622301013931840Y/2022-25033 主动公开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凉州区“十四五”数字经济
发展规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6-01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驻凉各单位:

《凉州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5日

 

 

 

 

凉州区十四五数字经济

发展规划

 

 

 

 

 

 

 

 

 

 

 

 

 

目 录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3

一、发展基础 3

二、问题与挑战 6

三、发展机遇 9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2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6

三、发展定位 17

四、发展目标 18

第三章  主要任务 16

一、发展资源型数字经济,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 16

二、发展技术型数字经济,打造信息产业新高地 17

三、发展融合型数字经济,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19

四、发展服务型数字经济,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 22

第四章  重点工程 28

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28

二、数据资源汇聚融通工程 34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高级经济形态。过去数十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趋势愈发明显,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的新活力,越来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十四五时期,凉州区正面临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度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发展历史机遇,同时也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内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外部环境挑战的多重压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基础产业,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新时期凉州区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国民经济与信息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凉州区全面迎接数字时代,构建数字政府、实施数据决策与数据治理的必由之路。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凉州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释放凉州区数字经济发展潜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凉州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本规划依据《武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区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增速明显、电子信息产业不断突破、信息经济日益繁荣,初步形成了数据资源丰富、数据应用良好、数据需求广泛的数字经济业态,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区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环境和用户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止十三五末,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35.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2.47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86.55%,家庭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23%。提前2年完成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指标要求,提前4年实现光纤网络覆盖率98%的目标。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00Mbps以上,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1200G以上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已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初步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抢抓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增长显著。纳入省级数据信息产业重点项目库项目共2项。已建成甘肃党建河西云基地、天马党建、智慧医疗、雪亮工程、智慧消防、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等多个数据中心应用系统。全区已成立电子商务协会1个,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24个、村级服务点83个,脱贫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2020年网络店铺达到1394家,电商企业32家,培育打造了“凉州农鲜”区域公共品牌、6个“直播电商主播孵化基地”,形成了一批以黄羊河糯玉米、凉州皇冠梨、天梯山人参果、“甘青”挂面、长城羊肉、凉州熏醋、莫高葡萄酒,皇台酒、普康酒、五谷传奇酒、设施蔬菜葡萄、葵花籽、枸杞、核桃等特色产品为主的网货品牌

——数据聚集共享渐成规模。十三五时期,全区积极通过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两化融合、平安凉州等信息化项目推进数据集聚,数据集聚已有一定规模。截止目前,已初步建成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以及电商、物流、农业、工业等行业数据平台对接全区各办局。行业大数据应用加快发展,四大通信运营商存储的数据以及交通、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不断增长。全区A级景区已全部完成接入省级监测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等有关工作,实施了如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等景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文物保护及文旅行业数字化水平领先全

——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全区新型工业体系加速建设,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100%,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70%,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等重要管理信息系统和建立门户网站的企业达到40%,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的企业达到30%,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企业达到40%

——数字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三五期间,全区紧紧围绕城市数字化治理和城市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数字城市,成效显著。数字化治理方面,一网通办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化加力提速,政府综合协同办公平台上线运行,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区级单位35家,已开展事项办理单位35家(采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件单位18家,使用国垂、省垂或市自建系统办件单位17家)实现“跨省通办”个人事项119项、法人事项127项、高频事项30项,“省内通办”个人事项33项、法人事项42项。城市公共服务数字化方面,电子政务云已建成虚拟处理器(VCPU6880已完成政务专网和政务外网的连通和互访工作,外网接入单位110多家,实现了电子政务网络的统一管理和应用。

——数字经济生态持续优化。十三五时期,全区积极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重点加强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向数字经济方向集聚,形成了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人才方面,重点打造以职业技术教育、创业产业园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IT技能型人才。同时,依托多项人才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数字经济专业人才。资金方面,助力项目攻坚,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进多元化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机构入驻服务工作,构建了多层次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平台方面,凉州区积极推进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了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建设了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创业创新创造公共服务平台。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十三五时期,全区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多策齐施、多轨并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成立了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技术管理能力逐步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二、问题与挑战

尽管凉州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离高质量发展和全数字经济总体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基础、资源、支撑、安全等方面的不足。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均。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依然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现象。农村与主城信息基础设施差距较明显,特色园区通信、电力等设施亟待升级。农村地区特别是部分边远村镇的宽带网络覆盖面和覆盖质量仍需提升,城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有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网络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有待进一步提升。5G全面应用部署下,需加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农村光纤宽带建设,逐步探索满足全区需求的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式。

——据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流通不畅、数据挖掘应用低等问题。数据归属不清,政务数据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存在盲目追求硬件设施投资、轻视数据资源积累和价值挖掘等现象。缺乏信息共享方面的政策法规,导致凉州区数据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数据资源聚集与开放体系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共享机制与规范。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不顺畅,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低。

——数字核心产业结构单薄。数字核心产业基础薄弱,存在规模偏小、层次偏低、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对匮乏,尚未培育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电商主体发展滞后,服务及平台类电商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多为电子零部件企业,缺乏行业领军型企业的集聚带动,本地企业间配套率较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弱,产业体系尚未健全。数字经济发展仍处于基础阶段,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体系制度不完善。行业应用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技术与关联产业融合不够深入,向传统产业渗透程度不高,应用需求缺乏有效的转化能力,应用市场的潜力远未释放。

——数字融合推进难度大。产业数字化融合应用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整体推进难度较大,企业意识有待强化。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现阶段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多数中小型企业受限于自身实力,数字化转型投入意愿不强。同时,行业层面尚未建立垂直型大数据中心,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行业龙头企业虽然已在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但局限于行业强制性要求和产生直观效益等领域,如生产环节的设备升级改造、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和环境监测等。业务流程再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数字融合应用仍然欠缺。

——数据安全体系尚未健全。数据安全体系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具体表现为数据主体责权的边界不够明确,数据采集应用范围和方式界定不够清晰,个人隐私安全保护意识不够,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不足,需要从凉州区数字经济的整体布局出发,开发应用防护技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数字经济生态面临制约。数字经济生态面临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制约,以及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一方面,内部要素资源制约较为明显,如人才方面,本地人才培育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专业技术性人才总量偏少;资本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风险投资机构集聚不足。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面临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邻近县区间的人才、资本等要素竞争将日趋激烈。

三、发展机遇

——从国际上看,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继续深化,前沿领域新技术加快变革为数字经济发展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新机遇。十四五时期,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和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互联网浪潮不断高涨,信息技术推动各行业由数字化、网络化向万物互联和智能化方向演进,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引发医疗健康、粮食生产等领域巨大变革。能源革命深度裂变,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渐广,能源输送、存储技术正孕育新突破。凉州区在数字经济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为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国内看,凉州区正处于国家多项发展战略深化和调整叠加的窗口期,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推动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凉州区承担国家和省内重要战略,承接国家和省内项目,建设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带来新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凉州区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大发展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战略将为凉州区推动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以及应急产业、救援基地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发展新机遇。

——内看,凉州区作为甘肃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甘肃省区域发展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是甘肃省围绕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总目标,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发力期。从生态产业内容来看,数字经济是十大生态产业的重要内容,数字产业链也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七条产业链之一凉州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着力践行甘肃省发展理念的应有之意。未来几年,是甘肃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全球制造业格局调整的战略机遇,通过三化改造传统工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链重构,加快产业链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期。甘肃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三化转型为凉州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二重政策机遇

——从市域看,凉州区近些年来在数字经济上有力探索和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培植了数字经济内生发展机遇。近些年来,凉州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域实际,深挖潜力优势,变短板为长处,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围绕管理效率高、服务水平优、运营成本低的目标,深化重点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注重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创新创业体系;高度重视平台建设,积极向国家和省上争取大项目、高平台,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构筑了平台优势。以上基础和条件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构建起梯次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培植了深厚的内生发展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精神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创造价值为核心,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经济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加快数字化改造,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抢抓数据经济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引擎,为凉州区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布局,统筹推进。加强凉州区信息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联动实施,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区域、各行业间的信息化发展,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及共性平台集约建设,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各领域数字化产品培育和应用示范,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坚持需求牵引,惠民便民。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以群众需求为突破点发展数字经济,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到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数字化治理,把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努力提供高效便捷数字化惠民服务,让广大市民可感、可知、可及,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突出特色,融合创新。加快推动凉州区特色优势产业数字化融合,形成凉州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全面提升信息化整体效能。

——坚持安全可控,绿色低碳。坚持数字核心产业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大力推进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资源共享集约。统筹协调好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健全可信可控的政策、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信息化发展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三、发展定位

按照全省数据中心建设一核两翼六中心的总体布局,以三大基础运营商大数据中心为承载,依托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建设成果,积极参与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推动双活绿色数据中心合理布局、集聚发展。以区域数据生态打造为基础,试点开发应用大数据增值服务,面向全政府机构、企业和行业机构提供大数据应用承载、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服务,将凉州区建设成为全市大数据深度应用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大力推动政务数据聚、通、用,逐渐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格局和形成惠及全民智慧民生服务新体系,将凉州区打造成为全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引领区。

四、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期(2021—2022年)

——2022年底,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区域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格局初具规模,云计算中心、双创平台、数字化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等加速建设,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度进一步提高,数字化人才和培养引进工作初具成效,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第二阶段:数字经济突破发展期(2023-2024年)

——2024年底,基本形成产业链完整、数据汇聚能力强、融合应用广泛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大数据支撑体系不断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等体系建设基本完备,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增强,新兴业态和业务模式不断丰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全面展开,链主企业带动力明显增强,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数字经济发展引领期(2025年)

——2025年底,大数据创新应用体系基本形成,数据资源集聚共享和流通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大数据创新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数据资源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以人民为中心、惠及凉州区的民生服务体系,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超过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左右。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发展资源型数字经济,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

充分发挥凉州区大数据资源优势,持续增强数据这一战略性资源的集聚和利用效率,以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交换交易等业务为重点,加速发展数字资源型产业

1.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支持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完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功能,促进数据资产市场化流通。探索建立数据交易过程中资产的交易流转、权属证明、权益保护等机制,构建市场化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制度和数据资产交易规则

2.大力发展数据采集服务培育发展专业化数据采集服务,支持专业企业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商业化平台,面向行业领域需求,采集电商数据、社交数据、运营商管道数据和社会数据。重点支持专业数据采集服务企业与政府部门、用户企业加强合作,参与建设或共建数据采集体系,普及应用传感器等数据采集终端,提高数据采集效率、质量和鲜活度。

3.创新发展数据存储业务推进先进、绿色、高效的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数据中心规模化运营服务机制,发展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数据即服务(DaaS)等云计算服务,开展应用承载、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数据业务。支持凉州区电信大数据存储和分析基础支撑数据库等项目建设,探索建设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开展云计算资源交易业务。依托武威移动数据中心,充分发挥其西北首批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节点服务提供商的先发优势和后发潜力,大力发展区块链存储业务。

4.加快培育数据交易业务谋划建设大数据交易所,打造内一流的综合性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发展数据商品交易、算法交易、数据服务交易、商业数据衍生品交易等交易品种,发展数据脱敏、资产评估、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质押、大数据融资等配套业态,逐步完善大数据交易产品体系,形成全乃至全省重要的数据交易市场。

二、发展技术型数字经济,打造信息产业新高地

把握数字技术变革趋势,增强核心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智能终端产品、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网络通信服务、数字安全等领域产业发展,积极布局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以发展数字技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通信服务为重点,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

1.强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研发大容量数据存储与处理、超大规模数据仓库、云计算平台资源监控与管理、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挖掘分析等关键技术,增强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创新能力,提升面向政务、工业、农业、电商、健康、旅游等行业应用需求的专有云、专用大数据系统的技术支撑能力。积极推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等发展,着力增强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依托海洋网络等企业建设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产业,推动凉州区服务外包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拓展离岸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离岸软件外包、离岸数据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数字农业、能源互联网等系统解决方案,研制面向凉州区特色产业的供应链协同管控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提升基础设施运营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基础电信业务发展,提高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提升电信服务质量。结合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全光网络为基础的固定宽带业务、移动宽带业务等宽带网络业务,提高内容分发与加速服务、数据中心运行维护服务、云计算平台运行维护服务、大数据平台运行维护服务、北斗增强系统设施运行维护服务等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服务。结合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网络体系打造,发展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部署与运行维护服务、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服务,创新发展面向政用、民用、商用领域的IPv6业务。

3.布局新兴数字技术领域以应用牵引带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客空间、人工智能产业园,靶向引进机器人相关企业,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积极发展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等产品和服务,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

4.提升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网络攻防与测评实验室等项目,加强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电子认证、数据防伪、防篡改、隐私保护等安全技术攻坚,促进安全可靠服务器、海量高可靠性存储设备和高性能安全网络设备等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终端和芯片等产品和服务,构建完整的大数据安全产业链,夯实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和云平台安全能力。

三、发展融合型数字经济,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数字技术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智慧特色产业等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提质增效,形成数字融合型经济新增长极。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深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加快重点制造领域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大力发展数字产品,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控制和管理水平。发展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维护等特征的智能生产系统,推动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监测、远程诊断、在线管理、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应用服务,培育产品智能检测和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提升制造业产品安全和服务质量。加快基础数据共享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提升高端制造生产能力。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定制和按需制造,开展实时监测、预测预警、远程诊断、精细管理、产品追溯等在线增值服务,推动以制造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转型,建设智慧园区。

2.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数据成果,建设耕地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基本地块大数据。推进种养业信息化。加快发展数字农情,利用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手段,动态监测重要农作物的种植信息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推进畜禽圈舍设备智能化改造,实现畜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和精准饲喂。推广应用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加强动物疫病疫情诊断和防控。推进养殖场和相关企业数据直联直报,实现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数字田园、数字养殖农场项目建设,提升种养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增强高原寒旱高效农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推进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推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推动构建全产业链的农产品信息化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可溯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建设益农信息社,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建设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系。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上网营销等,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互动零售新模式。

3.推动域内特色产业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快生态产业特色名片发展。建设农产品大数据分析中心、农产品大数据交易平台等项目。落实《中国制造2025》,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白酒、特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流程制造中的融合创新应用,发展基于生产数据和市场数据的营销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培育线上社会化营销、网络体验消费等新型商业模式。

4.培育壮大数字内容产业。充分挖掘发挥凉州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产景观资源优势,在文化、旅游、民俗、美食、电商等重点领域与5G、短视频、虚拟现实、在线直播等新技术业态相结合,引入短视频服务类、云服务类、电商类企业,以数字内容生产为抓手实现一业带百业,形成线上引流、线下转型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格局。推动短视频+文旅发展,组织推进文旅数字化加工和短视频内容开发,持续输出具有凉州文化特色的文旅短视频;推动短视频+美食发展,以美食促商圈、美食点亮夜经济、美食迸发经济活力为主线策划专题内容,借助平民化、日常化、口语化的实景拍摄,突破传统城市营销方式;推动短视频+电商发展,主动对接国内主要直播电商流量平台,开展从田园到餐桌的农业产地、基地直播,聚焦武威甘草等特色中药材和农产品,以直播带货方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将网红经济转化为新经济产值,同时建立短视频平台与特色农产品产地联动直销机制。

四、发展服务型数字经济,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

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业态,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再造数字消费新蓝海。支持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创新,为新服务业态提供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探索建设内服务型数字经济先行先试区。

1.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服务。推进凉州区旅游数据资源共享,构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全域旅游的智慧旅游精准服务。逐步提升凉州区A级景区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凉州城区等地率先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推动自然景观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提升体验服务水平。构建开放互动的智慧旅游多元化营销平台,创新智慧旅游营销模式。支持特色农业旅游项目,推进农业旅游与农业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引入5G+新技术应用,重点打造5G+AR导览、5G+VR数字博物馆、5G+景物智能识别。开展智慧景区升级工程,重点建设智能闸机、票务管理、信息发布、智慧停车场、慢直播、人员密度管理等设施。打造全域旅游服务平台,为文旅行业、业态企业开发精准管理营销策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智慧管理效率,强化品牌竞争力,为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营销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利用海量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服务,深挖潜力市场。全面对接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提升凉州个性化游客服务管理能力。

2.大力发展智慧健康服务。完善凉州区医疗健康服务建设。依托武威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上接甘肃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下接辖区内所有卫生、计生信息系统,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信息、健康扶贫、基础卫生资源五大数据库的采集体系。完成三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包括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根据业务需要,增建健康扶贫数据库、基础卫生资源数据库建设。同时完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基础应用系统。以全标准规范体系为基础,补充完善级标准规范体系,为凉州区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采集、整合、共享提供标准依据。加快推进现代化医疗卫生建设。打造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级统筹以及综合协调管理等。业务协同平台主要面向医务人员(医护人员、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提供各种医疗业务协同和卫生业务联动服务。以凉州医院医共体为标杆示例,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及医院上云,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优先安排乡镇、社区向三级医院转诊,推广精准时段预约挂号,增强群众分级诊疗积极性。加快推进“5G+”的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应急救援、远程监护、远程示教)和院内医疗(智能导诊、移动医护、智慧院区、AI辅助诊疗)等高传输要求的5G融合应用场景建设。增强就医体验、缓解医患矛盾,提升医院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3.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凉州区电子商务纵向智能化、横向延伸化、市场规范化、内容区域化、服务大众化、走向国际化进程。鼓励凉州区特色优势产业纵向发展垂直电子商务,结合现有电信营业网点、邮政营业网点、供销营业网点整合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利用天马行市民云、电信IPTV数字电视平台加载电商销售平台完善线上销售渠道和平台,探索构建产品质量保障追溯体系。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种养加工与销售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综合电商平台,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营协作,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与传统商贸服务的融合发展,鼓励传统生活服务企业依托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和O2O电子商务。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物流快递服务等主要贸易单证的电子化。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推动农村电商大学等公益性培训机构建设,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平台应用、网上经营策略等培训。

4.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协调推进金融、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数据联通,实现资金、产品等信息共享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发和推广,完善电子支付手段,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业态的监管,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5.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发展。进一步构建完善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实现交通货运信息、物流供需信息、网上物流在线跟踪等信息互通共享。完善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5G技术、窄带(NB)等物联网技术应用,规范物流配货、调度、运输、配送等过程管理,利用电信营业网点、邮政营业网点、供销营业网点构建大众化、普遍化、便捷化物流配货和配送渠道。推进智慧金沙物流园、腾宇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广智能仓储系统、冷链物流中心等建设,推动物流追踪与物资管理、智能调度与高效储运、无人搬运与智能码垛、物流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促进智慧物流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构建智能物流调配配送网络,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与物流服务协同发展。围绕陆港建设,推动数据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共用,推动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鼓励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无车承运人等新业态新模式

6.着力壮大互联网平台经济发挥本土大数据国企优势,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咨询、策划、广告等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平台模式,引导平台企业积极探索服务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发展餐饮、娱乐、家政、交通等生活服务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快速、精准、多样化、本地化服务。推动海量的碎片化闲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全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和运行效率,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建设凉州区公众出行交通服务信息平台等项目

7.大力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分享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实物、服务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生产能力分享经济,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资源开放平台,支持构建一批行业性服务平台,提高大型制造企业闲置资产利用率,实现企业内部研发、生产、检测、交易等环节及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向社会共享开放,提升协同发展效率。发展创新资源分享经济,引进或搭建一批创新创意资源分享平台,着力打造特色创新资源分享示范基地。发展生活服务分享经济,推动餐饮、家政、美容美体、社区配送、技术技能、二手物品等个人闲置资源分享,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等新型分享服务,着力打造绿色分享示范城市。

8、深入推进宣传阵地数字化。建设融媒体大数据平台,形成全方位、全媒体、全智能、全渠道的综合性大数据平台,整合汇聚媒体宣传资源、宣传素材和服务能力,融通共享垂直独立宣传渠道,有效开放政务与民生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促进宣传渠道立体化、全面化。全力打造集新闻宣传、政务发布、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新闻、政务和民生服务的集约化,提高政府政务服务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结合信息化前沿的电信宣传网点,推动电信IPTV数字电视、广电数字电视平台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区、镇、村三级文明实践数字平台,线上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价值,线下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提升基础网络支撑能力。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流动通道作用,结合综合业务、5G等业务需求,加快提升网络骨干传输和交换能力,拓宽互联网出带宽,提升乡镇、农村信息化水平,快速衔接并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简化承载网网络层级,引入新型设备,满足用户5G承载需求,构建低时延、高带宽、高品质的综合承载网,增强大容量业务承载能力及网络安全性。巩固提升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效率,推进城乡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和产业园区宽带网络全覆盖,打造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数字经济信息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凉州区宽带网络普及率和网络服务质量。推进千兆城市百兆乡村工程建设,试点推广千兆光纤网络,有序建成千兆全光网示范小区,加快提高百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聚焦重点,规模开展千兆网络升级,至2025年千兆网络端口占比达到90%以上,新建楼宇100%覆盖,与5G协同打造三千兆,满足VR、云专线、智慧家庭业务发展。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持续提升5G网络深度覆盖,完成5G基础覆盖层建设,全网4G室分系统升级支持5G,除偏远农村外,基本达到移动网4G现网覆盖水平,培育5G产业发展生态圈。进一步推进高速无线宽带覆盖,实现重点商圈的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

2.发展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加强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部署,推进以数据传输为核心的网络设施向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数字基础设施演进。统筹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吸引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专业数据中心运营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等来凉州区建设数据中心。开展市、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试点,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发展。加快内容分发网络建设升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展网络容量、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推动内容分发网络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融合发展,推动内容分发加速服务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智慧家庭、在线直播、虚拟现实、网络游戏等领域的应用。

3.构建新型数字网络体系。布局物联网智能化感知设施,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规模部署与集成应用,推动物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协同发展,推进电力、供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统筹规划和推进IPv6商用,在新建信息基础设施中推广应用IPv6,推进已建信息基础设施IPv6升级改造,鼓励发展面向政用、民用、商用领域的IPv6业务,推进基于云平台的网络视频会议、智慧物流、网络教育、远程医疗、智能物业等场景化应用。支持通信企业开展5G网络测试及5G应用试验,推动通信设备企业参与布局5G业务商业化应用

 

专栏1 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信息基础设施项目。重点项目包括武威移动、电信和联通5G建设项目、武威铁塔5G基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2.智能电网设项目。重点项目包括中节能甘肃武威太阳能光伏电站智能化管理系统。

3.智慧水务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包括凉州区智慧水务建设项目、凉州区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

4.智能交通网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包括凉州区智能公交系统工程建设项目。

5.物联感知网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包括凉州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及其配套物联网应用项目。

6.智慧园区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包括黄羊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项目、凉州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项目。

 

二、数据资源汇聚融通工程

1.强数据集聚融合能力。全面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加快建设和完善凉州区政务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各政务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着力推进各政务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或电子政务外网迁移,并接入本地区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信息业务的数据共享。全面推动凉州区政务资源与凉州区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深度融合数据信息,通过智能化分析等应用,加强数据利用率和分析、研判能力,促进智慧凉州深度发展。

2.部署推进政府数据采集。编制数据采集标准,促进政府数据采集规范化、常态化。建立政府部门带头,并与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鼓励政府部门运用互联网手段和外包、众包等模式采集数据,提高数据更新频率。鼓励专业化数据采集服务商基于云上武威系统平台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等商业化平台采集各类数据资源。

3.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和应用。制定出台政府数据开放计划,梳理政府数据开放目录,促进高价值数据开放。通过举办应用大赛等活动,吸引各方智力资源,合力用多、用好政府开放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市民生活提供辅助。

 

专栏2 数据资源汇聚融通工程

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加快电子证照库等数据库的建设和开放。重点项目包括凉州区国土空间遥感和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不动产项目、凉州区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凉州区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凉州区信用体系二期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林草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应急建设项目、凉州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凉州区公安大数据汇聚节点项目、凉州区智慧云社区生态项目。

 

三、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工程

1.推动各区域特色化发展。引导和支持各区域、各工业园区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协同发展。争创凉州区数字经济示范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数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因地制宜规划发展,聚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汇聚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有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集群

2.造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基地。结合各重点园区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和实际条件,坚持集聚化、特色化标准,建设以数字经济特色小镇、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园区和特色景区、数字经济创新孵化器和创新空间等为代表的一批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基地。

 

专栏3 数字经济特色和示范基地建设

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和示范基地。重点项目包括凉州区数字园区建设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

 

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

1.加强企业生产执行数字化。鼓励企业加强生产装备、产品的联网监控,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关键指标与生产工艺过程的结合分析应用,为优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实现生产信息集成化、设备管理智能化、质量控制科学化、能耗指标精细化、管理评价多维化、绩效改善透明化的综合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售后服务水平。

2.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数字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资源管理系统(ERP)等数字化项目,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集成,提高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协同水平,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高效化,依托先进管理理念结合数字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闲置资源配置,发展行业分享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企业运营决策数字化。鼓励企业建设运营决策支撑系统,利用数据挖掘工具搭建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模型,进行多维差距分析,支持业务处理过程的优化和企业战略决策,实现产供销等业务的集成,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4.增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引导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B2BB2CO2O等应用水平和能力,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创新产品供给和客服交互模式。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借力互联网开拓新商机。组织企业学习借鉴电子商务成功案例,探索适用企业的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新模式。组织电子商务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网络营销人才培训、网络营销策划推广、网络营销实战辅导等方面的服务

 

专栏4 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

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重点项目包括重点规上企业5G专网建设及智能化改造项目

 

五、数字政府增效便民工程

1.数字政府。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府管理的广泛深度融合,优化政务业务流程,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实现高效透明的政府治理,使政府运行效率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匹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为基础,重点围绕政务网络、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基座、公共应用支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部门重点政务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建设网络化政府办公平台,推广使用各政务APP,以乡村振兴、交通、旅游等示范应用场景,推动相关部门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构建“12345+N”的数字政府建设体系,不断提高网上政务服务效能。加速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推动确保各级政府网站实现可公开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的全面公开和及时动态调整。持续开展应用建设和数据治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管理运行新机制、新平台。建成整体、移动、协同、创新、阳光、集约、共享、可持续的服务型政府。通过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模式优化和平台化战略实施,从技术革新到业务创新、从管理创新到体制机制改革,成体系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全局、整体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跨部门协同能力;以一体化、便捷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并加快推进数字公安网络惠民应用、公共设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等。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数据的积累、整理和分析应用,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

2.打造便捷政务服务。依托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凉州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重点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规范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管理,加强智能大厅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加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和深化政务服务网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治理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创新政务服务应用、提升政务服务供给水平,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对接,提升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一号一窗一网”建设,逐步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实现审批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

3.建智慧文明城市。通过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融合各镇、部门网格化数据,集约利用数据资源,实现一张地图看城市,打通部门沟通渠道,形成创城新合力。以为民、靠民、不扰民为创城理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实施全方位监管,坚持民生安全与智慧创城同拍。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智能处理中心作用,紧密融合大数据智能指挥与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环节,运用移动终端、网格化管理、公众热线等多样化手段,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凉州区所有专兼职网格员,结合远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和GIS系统实现全程跟踪督办,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和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

 

专栏5 数字政府增效便民工程

数字政府基础设施统一工程和相关增效便民工程。重点项目包括凉州区政务服务基层延伸项目、凉州区智慧“5G+”不动产登记项目、凉州区智慧警务建设项目、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可视化指挥调度中心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司法建设项目、凉州区扫黑除恶社会治理平台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交管建设项目、凉州区12345服务热线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消防建设项目、凉州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项目、凉州区协同办公系统建设项目、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改造项目、凉州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项目、凉州区天马云商电商平台建设项目、凉州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凉州区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凉州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凉州城区智慧停车建设项目(

六、民生服务数字化应用工程

1.进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依托凉州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全员人口、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库建设和融合,实现跨医院、跨层级的医疗、医药等数据共享。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就诊咨询、挂号预约、远程医疗、自助监护等全流程服务,逐步探索开展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形成医院+网络平台+药店+家庭的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无缝对接

2.推进教育数字化应用。通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三个课堂的深入推进,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水平。学习借鉴天祝县全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凉州区29所信息化示范校的实践经验,实现凉州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育信息化2.0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据,积极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资源应用平台,促进凉州区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向智慧型校园、数字智能型校园转型,为凉州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最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学习平台,全面实现凉州区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

3.进文化创意数字化应用。建设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汇聚展示、演出、培训等文化信息,整合图书、文博、非遗、文艺等文化资源,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及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的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数字社区图书馆、数字学子书堂等建设,实现文化信息内容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构建集公平、开放、共享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数字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提升数字文化资源共享能力与传播服务效率。鼓励优质文创企业开发适应市民需求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线上购物与线下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字文化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时效性。

4.推进便捷交通数字化应用。建立交通大数据集成与应用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区域涉及交通服务数据融合,加快整合实时路况和公交、铁路、停车场等信息,提供一体化出行信息服务。加强对出租车、约租车等车辆的动态监管和服务,提升城市交通畅通水平。鼓励企业基于大数据分析开展出行信息服务、交通诱导等增值服务,实现交通路线实时查询、停车场信息查询、出行线路规划、路况查询等服务,提高出行效率,节约出行成本。

5.推进社会保障服务数字化应用。利用数字化手段洞察民生需求,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民生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保障数字化应用、民政业务数字化应用和防灾减灾救灾数字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缴费、参保凭证、待遇享受等多方面功能,为参保群众提供全国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便捷的社会保险服务,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社保卡服务平台,依托第三代社保卡、个人身份证平台,开展实名身份核验,支持政府其他部门及社会机构通过社保卡向城镇居民提供服务。逐步推动民生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培育数字化惠民共享新经济。

6.进劳动力就业培训数字化应用。依托政务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凉州区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劳动力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全程信息化;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提供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一站式服务;建设级就业信息资源库,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支持资金审核、服务绩效考核和就业形势分析。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保障卡的电子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待遇领取等功能,成为未来劳动者接受就业服务和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主要身份凭证,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服

7.进社区服务数字化应用。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和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社区层级人口、法人、房屋、事件等基础信息资源的统一采集、更新和应用,整合共享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资源,促进人口信息管理、城市综合管理应急联动和社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实现社区基层的精准化管理。开展基于移动端的社区公共信息实时发布、社区事务办理、党政服务、媒体服务、社区安保和便民服务,提升社区事务受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打造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节点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服务中心内布设自主公共服务设备,开发面向居民个性化信息服务,由政府根据社区内个性化需求购买服务,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专栏6 民生服务数字化应用工程

统筹推进民生服务数字化。重点工程包括凉州区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养老体系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教育建设项目、凉州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凉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能力提升项目、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慧疾控及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项目、凉州区采供血智能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凉州区智慧乡村振兴项目、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实训楼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健康建设项目、凉州区智慧城管建设项目。

 

七、数字经济安全保障工程

1.构建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做好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加强互联网管理,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建立健全互联网基础信息库,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和监督工作,提升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等能力,加快构建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政务信息安全、用户安全为重点的多层次安全体系。

2.建立关键基础设施目录体系。围绕国家安全、城市运行、企业经营、市民生活等层面的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形成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目录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加强金融、能源、水利、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备风险感知和防御能力建设,增强网络安全防御和威慑能力。

3.升网络安全态势动态感知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依托市级网络安全信息大数据中心,加强网络安全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感知。

 

专栏7 数字经济安全保障工程

实施网络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安全保密管理规范措施,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大型网络平台、重要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的安全保护,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每年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加强网络空间领域安全执法,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每年定期开展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整治专项行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制定信息共享标准和规范,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况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建立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立部门协同、政企联动、全民参与的应急处置机制,研究制定分类分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网络安全事件的协同应对水平。建设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骨干网络核心节点的网络安全威胁监测,提高对各类网络攻击威胁和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和准确溯源能力。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由委、政府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凉州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分头负责、共同推进重点项目落实。成立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数字经济相关重大问题、关键技术、发展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为凉州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二、加强政策支撑

全面落实国家甘肃省及武威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依法依规制定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加快制定完善政府采购、项目立项、主体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和能源供给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契机,着力推动武威市内外数字经济企业与凉州区企业合资合作,引导企业以存量引增量,以商招商。坚持数据开放共享和市场监管两手抓,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出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制度规范,保障数据市场公平有序运作。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向数字经济倾斜。搭建数字经济发展投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发展风险投资机构,扶持数字经济产业和应用项目。

三、培育数字人才

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数字化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和引进,支持数字经济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优化数字经济相关学科设置,培育数字化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制定完善数字人才引进政策,以优厚的条件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端数字人才集聚。针对在职人员开展开班授学、在线学习等信息化培训,加大对高层管理人员数字思维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及市民的数字化转型专题讲座和培训,通过办展办会、市民信息技能大赛等方式,逐步提高凉州区居民信息化数字化基本素养。

四、延伸产业链条

建立健全数字产业链长制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计划,强化要素支撑,优化服务保障,推动数字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龙头链条,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增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内生增长动力,不断提升数字产业链主企业的示范带动能力。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附加值产业链。发挥禀赋优势,引进逆变器、电力存储等创新应用企业,拓展数字产业链。扶持人员队伍强、产品创新优的本地信息集成企业,稳步提升本地数字产业孵化和带动能力。

五、健全安全体系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确保公共数据安全开放共享。探索建设面向政府信息采集和管控、敏感数据管理、数据交换标准和规则等领域的大数据安全保障制度,明确数据采集、使用、开放等环节涉及信息安全的范围、要求和责任。深入落实《数据安全法》,研究制定数据应用违规惩戒机制,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力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防护,提高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等的安全保障能力。

六、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数字化优秀产品、服务及应用案例的征集与宣传,推广凉州区数字经济建设的示范项目和试点地区的经验,扩大示范效应。通过各招商平台以及多种媒介,宣传和推介凉州区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措施,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面向群众加强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养老、教育、出行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展示,让群众直观了解数字经济带来的智慧生活方式转变,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数字经济建设的热情和意识,创造全民了解、学习、参与数字经济的氛围。

 

 

名词注释

 

1.三化: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一核两翼六中心:20211123日,省工信厅印发《甘肃省据中心建设指引》甘工信发〔2021265,指出构建一核、两翼、六中心的总体布局规划,即:一核兰州数据中心核心区;两翼庆阳数据中心集聚区、酒泉数据中心集聚区;六中心金昌数据中心集聚区、张掖数据中心集聚区、武威数据中心集聚区、天水数据中心集聚区、白银数据中心集聚区、陇南数据中心集聚区。

3.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上云用数赋智:20204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技〔2020552号)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中的上云是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是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赋智是要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云用数赋智能够解决企业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等问题。

5.新蓝海:指未知的市场空间,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片值得去拼搏创新的领域

6.O2OOnline To Offline的缩写即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平台

7.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

8.B2CBusiness-to -Customer的缩写,是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中的一种,即表示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形式

9.12345+N202192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甘政发〔202169明确构建甘肃省数字政府“12345+N”体系,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条主线,管理和技术2个架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3个关键链条,甘快办、甘政通、12345热线、不来即享4个特色品牌,省市、县、乡、村5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N个政务服务应用系统。

10.一号一窗一网20164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提出一号一窗一网的目标任务一号,是要实现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一窗,是要实现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一网,是要实现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

    11.三个课堂202033日,国家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1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413日,国家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