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凉州区规划纲要>凉州区“十四五”规划
索引号 公开方式 发布机构
11622301013931840Y/2022-25278 主动公开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凉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 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4-15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凉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9日

 

 

 

 

 

 

凉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二〇二二年三月

 






目    录

 前  言................................................................................................................................................................6

第一章 总  则 ....................................................................................................................................................7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思路....................................................................................................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基本思路................................................................................................................................. ...............9

第二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10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0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0

(二)产业发展全面优化 .................................................................................................................................11

(三)能源结构不断升级 .................................................................................................................................12

(四)生态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13

(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14

(六)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1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一)经济结构依旧不平衡 .............................................................................................................................22

(二)污染防治仍旧任务艰巨 .................................................................................................................... .....22

(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待提升 ....................................................................................... .....23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3

(一)面临的机遇 ................................................................................................................................  ..........23

(二)面临的挑战 ............................................................................................................................................24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 .............................................................................................................................26

一、总体目标 .............................................................................................................................................. .....26

二、指标体系 ....................................................................................................................................................26

第四章  重点任务................................................................................................................................................28

一、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28

(一)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28

(二)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30

(三)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31

(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32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33

(一)扎实推进碳排放达峰行动 .......................................................................................................................33

(二)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33

(三)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34

(四)加快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建设 ....................................................................................................................34

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4

(一)着力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34

(二)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41

(三)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 ...........................................................................................................................47

(四)加强固废物污染防治 ...............................................................................................................................49

(五)推进噪声污染防治 ...................................................................................................................................51

四、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53

(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54

(二)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 ....................................................................................................................56

(三)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 ...........................................................................................................................58

(四)持续深入开展科学防沙治沙 ....................................................................................................................59

(五)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61

五、持续防范化解环境风险 ...............................................................................................................................64

(一)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64

(二)严格危险废物管控 ...................................................................................................................................64

(三)有效管控尾矿库环境风险 ........................................................................................................................65

(四)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65

六、推进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66

(一)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 .....................................................................................................................66

(二)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 .....................................................................................................................66

(三)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67

(四)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 ............................................................................................................................67

(五)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68

(六)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 ............................................................................................................................68

第五章 保障措施 .................................................................................................................................................69

一、加强组织领导 ..............................................................................................................................................69

二、健全考核评估.............................................................................................................................................. 69

三、拓展融资渠道 ..............................................................................................................................................70

四、强化科技支撑 ..............................................................................................................................................70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凉州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凉州的重要时期。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规划,是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于凉州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对凉州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经济强区、生态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开创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凉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根据《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甘肃省与武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思路和要求,对标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更好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服务保障作用,特制定本规划,并作为今后五年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第一章 总  则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凉州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建设“六个新武威”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新时代武威精神,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牢牢把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总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凉州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1.战略引领,问题导向。

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战略节点,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布局、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继续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精准治污提供支撑,同时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带动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科学合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措施和重大治理工程,做到规划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做亮绿色底色,着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在生态保护、沙漠治理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现实路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全区各类园区布局,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三)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坚持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不动摇。紧扣“全国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全面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坚持高点站位、对标找差,牢牢把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总要求,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为重点,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更加突出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紧围绕祁连山生态保护、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内陆荒漠沙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区保护治理,深入推进凉州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规划落地实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二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时期,是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如期实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强化污染减排为主要任务,“十三五”末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环境保护监管体制顺利改革并良性运转,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污染减排目标和各项重点工程如期完成,环境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保稳增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逐渐完善,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相适应。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时期,全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做大总量与提质增效并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21.5:24.2:54.3调整到了2020年25.4:17.6:57。全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36.0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35.11亿元,年均增长4.8%。人均生产总值33646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0276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9年由负转正,2020年增长19.66%,比“十二五”末(13.08%)提升6.5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6.1亿元,年均增长7.5%,较“十二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5亿元,年均增长5.9%;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12亿元,年均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32元,是“十二五”末(22885元)的1.4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3元,是“十二五”末(11178元)的1.47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90.59亿元、542.8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36倍、1.29倍,分别年均增长6.2%、5.2%。

(二)产业发展全面优化

“十三五”时期,凉州区着力构建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产业体系,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材化工等为重点的传统产业加速改造提升,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立足全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产业带,加快发展“牛羊猪鸡菜果菌薯药草”十大产业及肉鸽产业。引进实施了伊利乳业、优然牧业、牧原生猪、德青源金鸡、海升水果胡萝卜、嘉禾佳酱菜、众兴菌业、顶乐牛业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牛、羊、鸡、猪存栏及设施瓜菜产量居全省前列,“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61个。凉州区被列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伊利、嘉禾佳、金世泰等项目建成投产,青啤、达利、红太阳、普安药业等企业增线扩能,皇台酒业恢复生产经营并成功复市,“金太阳”“新能源”二园合并为凉州工业园区,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生态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六大产业园”建成投运。全区冷藏保鲜库容累计达到35.5万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备案企业累计达到188家,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06亿元。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制定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特色旅游镇村及田园综合体规划,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天梯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等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西营镇五沟村等6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凉州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时期,全区累计完成旅游接待人数5640.31万人次,年均增长8.02%;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4.4亿元,年均增长4.95%。

(三)能源结构不断升级

“十三五”期间,全区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及配套装备制造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为133.35万吨标准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比2015年提升14.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2.55%,2020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4.21%、5.42%、0.65%和3.18%,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总量控制取得明显成效,能源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1.鲜明树立绿色发展导向。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严格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布局稳定,坚持重大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合规性论证,坚决杜绝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提高镇、街道、部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占政绩考核的得分权重,树立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2.坚决整改生态环境问题。加快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力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坚持把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作为政治工程、战略工程、生态屏障工程、民生民心工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整改工作政治责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凉州段”14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23项问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16项问题、省级督察反馈31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实现“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存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全面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六大节水行动”,加快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工程”。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统筹企业和园区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动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的集成优化,促进废水循环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2%以上。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制定完善鼓励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政策,支持城市绿化等公共领域率先使用再生水。到2025年,凉州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70%以上

4.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全面提速。加快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山水林田湖草、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布局,实施祁连山生态恢复、防沙治沙、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森林湿地保护、林草产业培育“五大工程”,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精准落实绿化空间,科学确定绿化方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退化林等空间开展造林绿化。加强混交林建设,倡导低密度造林,节约绿化用水,实现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完成造林29.82万亩,是“十二五”的1.2倍,封育28.92万亩,全区森林总面积达到52.1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9%。草原面积133.9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9.8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41%。 

5.防沙治沙建设成效显著。科学组织防沙治沙,“十三五”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0.61万亩,建成夹槽滩、邓马营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个,完成封禁保护区建设7.5万亩,初步形成“两横三纵”的防沙治沙新格局,沙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1.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16-2020年,凉州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剔除沙尘后)分别为314、306、290、333、323天,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86.03%、83.84%、79.45%、91.2%、88.3%,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6.8、6.82、6.26、5.27、3.76。2020年(88.3%)空气质量优良比率相较2015年(81.28%)上升7.02%;六项污染物浓度稳步下降,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剔除沙尘后)。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2016-2020年全区1个国控地表水断面、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1个联合监测断面、1个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比例为100%;2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0年全区1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3个国考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均稳定达标,且凉州区高坝镇牛家花园考核点位目标为地下水Ⅳ类,全年监测评价结果为地下水Ⅱ类,水质有所改善;凉州城区无黑臭水体产生。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无受污染耕地和疑似污染地发生,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为全面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举全区之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实现了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颗粒物浓度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一是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先后对小煤炭、小砖厂等企业以及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了淘汰;开展“地条钢”、玻璃、煤炭、砖瓦窑等生产企业进行摸底排查,淘汰2家“地条钢”企业、28家轮窑砖瓦企业。二是大力开展工业企业分类治理。实施工业园区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在武威工业园区、黄羊工业园区、凉州工业园区建成集中供热(供汽)设施,全面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集中供热、供汽锅炉(热电机组)全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通过“上大关小、清洁替代、以奖代补”等方式,城市建成区内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全区燃煤锅炉数量由2015年740台削减至140台,全部配套安装脱硫除尘设施,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在线实时监控,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完成93家企业取缔关停、升级改造、搬迁改造。对全区83家各类工业炉窑和8个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单位开展全面治理。深入推进有色金属、化工、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12类重点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严厉打击超标排放污染物、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三是有序推进清洁取暖。在推进热电联产、城区及镇区集中供热基础上,对城中村、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城乡居民取暖土炕、小煤炉等热源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十三五”期间,全区完成改造11.57万户。严格煤质管控,扎实推进煤质管控各项工作,全区累计建成煤炭集中交易市场2个,二级煤炭配送网点100个。“十三五”期间,30台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完成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改造97台。加大集中供热站建设力度,建成投运黄羊镇、武南镇等集中供热项目,加快供热管网改造入网进度,稳步提升供暖覆盖率。四是加快机动车污染防治。将高污染车辆限行、禁行,依托缉查布控系统进行拦截查处,实施精准打击,有效打压老旧车的通行空间;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截止2020年底,全区共注销报废老旧机动车共计12617辆。

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举全区之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稳定达标,严防建成区黑臭水体发生。一是强化饮用水源地管理。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完成2个地级和10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并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管控。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2017年以来,投资702.85万元,建成隔离防护栏15.625千米,界桩295个,界标26个,警示牌18个,宣传牌22个,监控设施10套。二是持续细化、优化目标考核。为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落实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在原有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和地下水监测点位基础上,新增设了2个市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地表水考核断面覆盖全区内每条河流和每个水系,全面掌握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状况。三是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凉州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完成并投入运行,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凉州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全区3个工业园区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个重点镇和重点工业企业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加快实施凉州区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等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凉州区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凉州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湿地景观化试点工程顺利推进,已先后建成日处理规模在20 m3—1000 m3乡镇农村污水处理站67座。四是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提高。凉州城区再生水回用管网及泵站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投运,将污水处理厂中水输送至邓马营湖用于天然生态林地浇灌,提高了再生水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严格筛选确定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按照生态环境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和《土壤污染重点行业分类及企业筛选原则》,有序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区共划定农用地详查单元数量11个,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152个。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和省农业农村厅反馈的农用地土壤详查监测成果信息,强化成果运用,完成了全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凉州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属于优先保护类,无受污染耕地;进一步核实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确定土壤环境重点行业企业11家。确定3个省级和5个市级土壤环境重点管理企业,区政府与8家省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及时开展自测、地下储罐污染防治,防止土壤污染。二是扎实做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监测和风险排查。加强土壤环境重点行业企业监管,督促全区8家省、市级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对周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防治企业污染周边环境。对全区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防止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污染土壤。三是加强对农用地受污染地块状况调查。对辖区内农用地耕地进行拉网式排查,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受污染地块。全区病虫绿色防控率达60.3%,统防统治覆盖率41.7%,化肥利用率达到39%,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六)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落实污染源“双随机”抽查制度,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大专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环境保护队伍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优化环境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控等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和建设。加快区级环境监测能力达标建设步伐,提高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加强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环评审批事项,制定印发相应办事指南,规范行政审批内容,优化程序,精简内容,推行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绿色通道”等模式,有效确保线上线下办事指南一致,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及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分级审批和重大变动界定要求,落实环评分级审批规定,杜绝越权审批。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不得擅自更改和降低环评文件类别。加强规划、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要求的衔接,加强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准入相关规定,对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有明显选址问题等的项目,不予受理审批。严把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关口,加强“邻避”问题的防范,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提高环评的质量和效力。“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完成环评审批项目633个,核发排污许可证55张,完成排污登记526家。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成5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个地表水国控断面自动监测站、32个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型站、26个道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型站、7个沙尘暴监测点、20个重点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点、1套大气污染防治监控平台、1辆移动环境监测车,2个县级及以上、1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按期监测,实现了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凉州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平台于2020年4月入驻智慧武威调度指挥中心,为凉州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保障。

表2-1  凉州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指      标

指标

属性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0年(目标)

完成情况

环境

质量

1

石羊河水系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

约束性

100

100

100

85.71

100

100(石羊河)

达标

2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的比例(%)

约束性

0

0

0

0

0

0

达标

3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比例(%)

约束性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达标

4

城区空气质量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

约束性

86.3

83.84

79.45

91.5

88.3

80

达标

5

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PM10)(ug/m3)

约束性

97

81

80

82

66

70

达标

6

城区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PM2.5)(ug/m3)

约束性

39

38

36

34

35

35

达标

总量

控制

7

二氧化硫较2015年下降比例(%)

约束性

4.38

4.57

-2.5

0.64

3.18

0.50

完成

8

氮氧化物较2015年下降比例(%)

约束性

1.01

1.21

-29.27

0.70

0.65

0.50

完成

9

氨氮较2015年下降比例(%)

约束性

1.15

15.2

-6.84

6.58

5.42

2.36

完成

10

化学需氧量较 2015 年下降比例(%)

约束性

1.62

5.28

0.42

2.01

4.21

3.24

完成

11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较2015年下降比例(%)

约束性

-

-

-

-

-

-

-

12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预期性

-

-

-

-

-

-

-

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13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100

100

≥90

达标

14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预期性

95.0

95.0

95.0

95.0

97.0

≥95.0

达标

环境

管理

1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达标

16

排污许可制度执行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达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四五”期间,凉州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大任务攻坚期、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将处于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复杂阶段,生态环境问题还未清零见底,污染防治、生态建设还需久久为功。过去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二氧化硫、PM2.5、氮氧化物空气污染等)将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未能完全消除,过去较为分散和不突出的环境问题(如臭氧、VOCs等空气污染以及城乡固体废物处置、农业面源污染等)在许多区域又将陆续地凸显出来。“十四五”时期,仍将保持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高压态势。

(一)经济结构依旧不平衡

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偏小;偏重的工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等不尽合理,以重工业为主的消费结构未转变,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仍旧较高。“十三五”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消费能源消耗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值仍处高位。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确保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及能耗“双下降”将十分困难。

(二)污染防治仍旧任务艰巨

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初战告捷,随着达标天数的增加,增幅不断收窄,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不断加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诸多体制和机制瓶颈仍未破除。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清洁能源推广使用还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城郊农村生活源分布广、二次污染物成因复杂,秋冬季生物质燃烧现象严重,对PM2.5影响较大。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资源性缺水问题长期存在,凉州区石羊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3,亩均水资源量为全国的1/7,是典型的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结构性缺水地区。石羊河干流河流地表流量小,流程短,河道自净能力弱,环境容量小,纳污量十分有限。二是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底子薄,投入不足,设施运行维护经费落实困难;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专业技术性强,缺乏相应的业务指导,能力建设严重滞后,家底尚未摸清。二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起步难、障碍多、推进慢。土壤污染修复项目技术含量高、资金量大、周期长、效果评估难,导致监管难度加大。

(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待提升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尚待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尚需完善,第三方治理市场培育和发展有待深化。二是环境监管能力不足。区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监测队伍的规模、技术装备、特别是专业化技术能力难以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执法服装、车辆等硬件设施短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监管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

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主要政策受益区,一大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将加快实施。

2.“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全省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将为凉州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推进物流同区升级,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发展高水平开放经济,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拓展区域互动合作等创造更多机遇。

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改善农村环境问题带来契机。

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二)面临的挑战

1.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减缓,凉州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供给和需求双重不足,区域经济支撑能力弱,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农业大而不强,加之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支撑不强,居民收入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

2.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全区整体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水土流失依然严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城乡污染治理意识、治理体系、治理措施、治理手段还不够完善,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十四五”时期,随着“黄河战略”的推进,水资源约束将进一步凸显,对农业发展将形成“倒逼”,节能环保约束加大,对“工业强区”形成倒逼。

3.生态环境保护严峻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经过多年实践,凉州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人口增长和经济转型规模扩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影响,加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强,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植被破坏、绿化面积总量不足、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减弱生产能力下降、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对标2035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环境风险有效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区节水、治沙、造林、治污取得新成效,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内陆荒漠沙漠化治理取得新进步,国家节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指标体系

根据《武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指标,凉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包括21项指标(11项约束性指标和10项预期性指标),涉及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范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4个方面。

表3-1 凉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指标

属性

2020年

(现状)

2025年

(目标)

环境

治理

1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约束性

88.3

90.3

2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约束性

35

31

3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10)浓度下降(%)

预期性

66

64

4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

约束性

100

100

5

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

约束性

0

0

6

城市黑臭水体比例(%)

预期性

0

0

7

地下水质量Ⅴ类水体比例(%)

预期性

0

0

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预期性

60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9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约束性

33.97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10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比例(%)

约束性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11

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约束性

669.63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12

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约束性

48.02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

1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约束性

73.41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1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约束性

19.57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1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预期性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环境风险

防范

16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预期性

100

100

17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预期性

100

100

18

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起/万枚)

预期性

0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生态保护修复

19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新EI)

预期性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20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7.09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21

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

预期性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第四章  重点任务

坚持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态势为底线,紧紧围绕“三个治污”,推动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决彻底消除生态环境问题存量,切实巩固整改成果,“减污增容”两手发力,降低生态环境压力,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和交通运输结构。全面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努力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坚持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做到源头严控、过程严防、后果严惩,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一、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1.培育壮大生态产业。

以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为抓手,抢抓发展动能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产业分工向中高端转变、资源配置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联动转变的机遇,精心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聚集发展,加快推动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引导和鼓励先进制造、数据信息、清洁生产等生态产业加快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研发模式、制造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产业链向终端产品延伸。着力发展以风光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继续做好风能资源丰富区域测风、评估等工作,适时启动实施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数据采集和挖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全面提升数据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突出绿色与特色相结合,通过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壮大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中医中药、军民融合等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创新升级,打造双循环发展平台,努力将绿色发展方式融入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到202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41.5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7.3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5%,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链。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引进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发展循环型农业,加快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和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发展循环型工业,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巩固提升黄羊工业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围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建设循环型社会。完善城区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效率。以创建凉州区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大尾矿、粉煤灰、工业废弃物、农林废弃物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力度;深入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消费。

3.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突出抓好规模以上工业骨干企业培育,落实骨干企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难题,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引导企业专注核心业务,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路径。通过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重复利用率,从源头削减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排放量。

(二)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1.强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

严格控制能源总量,实施全区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双总量控制,进一步压减水泥和化工等行业用煤总量,合理控制发电用煤总量。到2025年,全区煤炭消费总量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

2.加快清洁能源发展。

支持清洁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加快推动光伏发电补贴退税,推动建成一批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科学有序推进。大力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积极推广使用轻烃、地源热泵、风冷热泵、光伏、光热供暖建筑一体化。同时,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制定农村煤改电和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相关政策,协调电力企业落实农村电网配电设施扩容改造、执行农村峰谷电价政策。削减农村炊事和采暖用煤,加大罐装液化气和可再生能源炊事采暖用能供应。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大力推广农房太阳能热利用。

(三)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1.加快移动源电气化、清洁化建设

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在城区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区物流配送领域,并积极拓展到汽车租赁和邮政快递等领域。积极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研究推广应用储能式超级电容汽车等其他新能源汽车,营运车辆单位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

2.加快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

深化铁路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灵活的运价调整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短距离大宗货物运价浮动机制。规范铁路专用线代维收费行为,推动降低专用线共用收费水平。减少和取消铁路两端短驳环节,规范短驳服务收费行为,降低短驳成本。大力发展公铁多式联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多式联运枢纽网络化布局和设施改造。以集装箱和半挂车多式联运中转站建设改造为重点,推进铁路、公路共用物流园区建设,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营能力。优化铁路运输服务水平。依托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吸引进出口产品和加工贸易企业在凉州集结,加快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平台和出口产品加工基地。推进重点产业园区运输结构调整。以全区3个产业园区为重点,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与煤炭、矿石、钢铁等大客户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构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互惠共赢。

(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生产资源节约化、产地清洁化、废物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开发认证。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确定化肥使用量,扩大长效缓释肥和有机肥使用量,加快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循环结合种养模式。

2.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继续推动农业产业化、循环化发展,积极推行节约集约、种养结合、高效互补的循环农业模式,培育构建“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秸秆-基质-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饲料有机肥-生态养殖和有机农业”等特色产业链。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推动农村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完善废旧农膜、灌溉器材、农药包装物等回收利用体系。到2025年底,全区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5%,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一)扎实推进碳排放达峰行动

聚焦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明确全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大力发展低碳交通,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实施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积极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达峰时间和实施路径。研究探索制定碳达峰与碳中和实施方案,确定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最高的排放的限值。根据全区现有排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未来使用的排放需求等综合因素,将碳达峰指标依次分解到园区、企业及相关单位,定期调度,督促落实,进行年度和最终结束期的考核,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圆满实现。

(二)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推进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采用节能低碳新技术,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低碳交通,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营运车辆低碳比例,到2025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建筑,逐步实施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控制农田、畜禽养殖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

(三)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制定重大气候变化风险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和救援机制,最大程度降低气候风险对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

四)加快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建设

积极做好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多渠道安排节能降碳资金,充分发挥绿色贷款等市场机制和手段,解决重点排放企业推进节能降碳项目建设中资金和技术瓶颈,发挥项目促进节能降碳主渠道作用,带动节能降碳工作深入开展。狠抓产业链延伸,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企业延链补链,完善产业链条。对于产业链中的优势和特色,支持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业规模,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着力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在继续推进一次PM2.5和SO2减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NOx减排,着力补齐VOCs控制短板,完善PM2.5和O3协同控制措施,开展重点行业领域NOx和VOCs深度治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依法治污,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城区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远郊地区燃煤锅炉治理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等方面工作,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精准调度、靶向施治,压实责任、齐抓共管,实现PM2.5浓度持续降低,O3浓度基本平稳,重度污染天气基本消除,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1.深化燃煤污染控制

全面整治城镇燃煤锅炉。近郊禁止新建原煤散烧锅炉,扩大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区域。远郊禁止新建20蒸吨以下原煤散烧热水锅炉;淘汰10t/h及以下燃煤锅炉96台,同时推广应用洁净煤和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对全区燃煤锅炉再次开展排查摸底和回头看,城市建成区内燃气锅炉全部完成低氮改造,燃生物质锅炉全部配套建设除尘设备,燃油、醇基燃料锅炉废气全部达标排放。持续巩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热源敷设范围,适度向周边延伸,解决周边居民集中供暖问题。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全部淘汰,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再新建分散供热燃煤锅炉。

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加快小火炉及土炕改造。按照“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在优先推进大型集中供热的基础上,对城中村、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及建成区边界向外延伸5-10千米范围内乡镇居民使用的土灶、土炕、小火炉进行详细摸底,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通过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实施城乡居民燃煤小火炉、土炕等清洁供暖改造,持续压减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棚户区的煤炭散烧规模。有序开展清洁取暖改造,稳步提升清洁取暖水平。

2.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继续深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工业行业深度治理,对全区重点的砖瓦、建材等行业加密日常检查,分类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对火电及有固定排气筒的砖瓦窑等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部安装烟气在线监控。深入推进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治理,确保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快使用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热电联产热源厂热力等进行替代。

继续加大“散乱污”治理力度。各部门协同,齐抓共管,认真厘清相关部门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中所承担的主要责任,按照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明确整治标准,并组织相关部门联合验收,未经验收一律视为未整改完成。要强化监督检查,严防新的“散乱污”企业出现和关停取缔的“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工厂贮存煤炭、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粉末、粒状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集中分类堆放,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强化运行规范,实施火电等重点行业 “一企一策”,完成电力等行业重点企业散装原燃料及废料堆场的整治和改造,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

3.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

加大移动源监管力度。提高淘汰车辆拆解率,规范机动车环保检验行业管理,提高机动车环保管理水平。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严格机动车排气监管,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排气污染物检验、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验“三检合一”。加快提升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能力,全面形成“天地人车”一体化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继续推行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闭环模式。开展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发动机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

实施重点区域重污染车辆管控。优化凉州城区重点区域内路段限行、禁行等措施,在主要路段开展常态化检查。充分利用机动车遥感监测和黑烟抓拍系统,筛选抓拍高排放和冒黑烟车辆,依法依规整改处罚。加强对进入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内作业的工程机械的监督检查,重点管控区域每半年至少抽查一次,其他区域每年至少抽查一次,抽查率达到50%以上,禁止超标排放工程机械进入控制区使用。通过源头核查、运输管控、道路限行、排气抽检等一系列“组合拳”,严格管控重点区域机动车辆。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逐步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加快登记注册,加强抽检抽测,推进维修治理,基本消除未登记或冒黑烟工程机械。全面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和淘汰更新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质量管理。对建筑工地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摸底排查,建立管理台账,禁止未进行检测喷码和排放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城区内建筑工地使用。鼓励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报废,逐步淘汰高排放、超服役年限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

4.深化扬尘污染防治

全面推广绿色施工和绿色建筑。推进绿色工地和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严格落实“6个100% ”要求,深入实施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标准化治理,建筑工地裸露区域要覆盖2000目以上的防风抑尘网或使用新型环保抑尘剂,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材料加工区及其余裸露地面应当采取覆盖、硬化或者洒水、喷雾等抑尘措施,城区范围内主要路段的施工工地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的封闭围挡,一般路段的施工工地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米的封闭围挡。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建筑工地安全质量数字化监管平台联网运行。加大新型抑尘剂推广力度,鼓励企业使用新型抑尘剂治理扬尘污染。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到2025年,全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100%。

强化城区市政道路扬尘治理。按照“夏天无积水、冬天不结冰、全年保湿不起尘”的原则,对城区市政道路实行全天候保洁,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五位一体”作业模式,巩固主次干道、部分背街小巷机械化清扫,加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人工湿法清扫及堆放垃圾的管理清运。持续与城管、交警、住建等部门及辖区政府(管委会)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动和多方信息共享,保证监管工作常态化。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生产生活必需品货运车辆、商品混凝土运输车、新型智能渣土运输车通行线路,找准摸清超载超限、抛洒遗漏、违规入城等问题突出路段,采取“守点、巡线、控面”的措施,依法严格打击处理重型货车、渣土运输车辆涉及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强企业、项目建设工地等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超载、超限车辆上路行驶。

5.协同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排查。摸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清单,建立VOCs行业污染源清单,制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和油品储—运—销综合整治方案。将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安装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2021年,建立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清单,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加大VOCs与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力度。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清单,以石油化工、家具制造、涂料、印刷包装、汽车服务、彩印包装、加油站为重点,采取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彩印包装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和预涂膜技术;汽车服务鼓励使用水性等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环保型涂料,限制使用溶剂型涂料。禁止露天喷涂,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汽修喷涂作业,喷漆、流平和烘干等工艺操作要求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产生的VOCs废气应集中收集并导入治理设施;全面完成加油站、油库、油罐车油气深度回收装置建设,严格防范汽油、柴油泄漏;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分区域、分时段禁止露天烧烤,逐步推广高效环保烧烤炉。建立餐饮单位动态的管理台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全覆盖、不漏户。完成凉州区城区所有餐饮企业清洁能源改造,并配套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备或采用专用烟道高空排放,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减少餐饮油烟污染。

6.提升科学精细治污能力。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生态环境、气象部门要完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平台,落实《关于共同推进空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开展凉州区精细化风向风速预报、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和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做好沙尘天气过程监测保障和气象资料、影像资料的收集,准确评估沙尘天气对城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做好沙尘影响监测数据“应剔尽剔”工作。提高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实现7-10天预报能力,逐步开展空气质量中长期趋势预测工作。

优化完善网格化监管平台。充分发挥雷达巡航、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平台作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调度管理各微型监测站点数据,协助巡查人员尽快找准导致污染指数升高的污染源。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城区“五个禁止”制度,真正运行好网格化管理体系,发挥乡镇、街道、社区监管作用。

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聘请专业团队对凉州区大气污染进行成因分析,改进和完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提高污染预报预警准确率,提高臭氧前体物和颗粒物污染源解析的准确度,建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一步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专栏1 大气环境改善工程

1.清洁取暖工程:争取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近郊禁止新建原煤散烧锅炉,扩大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推广应用洁净煤和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实施凉州城区及周边镇小火炉及土炕改造工程、凉州区燃煤锅炉淘汰项目、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网点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工程。

2.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彩印包装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和预涂膜技术;汽车服务鼓励使用水性等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环保型涂料,限制使用溶剂型涂料。禁止露天喷涂,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汽修喷涂作业,喷漆、流平和烘干等工艺操作要求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产生的VOCs废气应集中收集并导入治理设施;全面完成加油站、油库、油罐车油气深度回收装置建设,严格防范汽油、柴油泄漏。

3.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对火电及有固定排气筒的砖瓦窑等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部安装烟气在线监控。实施凉州区制种行业烘干热风炉“煤改气”项目。争取实施城西、城北热源厂锅炉烟气超低排放项目。

(二)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开展工业、城镇、农村等重点领域的水污染防治,继续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持续巩固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趋势,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实现净水集约化、中水资源化、污水减量化利用,水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

1.继续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持续巩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成效。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回头看”,实施不达标水源地专项治理,强化凉州区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梯次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排查整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加强饮用水水质预警。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监测能力。加大城镇集中式和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隐患排查、供水设施安全巡查和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定期监测和评估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健全工作机制,水务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等部门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大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等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公开力度。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完善水源环境档案。

持续开展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风险排查整治,推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按照“划、立、治”的原则,依法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全面排查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垃圾堆放等环境风险源,到2022年完成排查任务。巩固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保护区划定及标志设立工作。提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建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纳入河长制、湖长制,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责任。

2.大力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凉州城区建成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暂不具备纳管集中处理条件的地区,推行污水就地分散模块化处理方式。加大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力度,加快污泥资源化利用创新;以人工湿地景观化污水处理试点项目等新型处理模式为样板,推动生活污水管网及生活污水末端治理。探索全区净水集约化、中水资源化、污水减量化循环利用综合治理新模式。

大力推进污水管线建设。加强城郊结合部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城中村”等薄弱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配合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一、二级配套管网,加强截污纳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积极推进非建成区直排污染源纳管,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污水全部纳管。到2025年底,全区城区、重点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75%以上。控制初期雨水面源污染。及时清运城市垃圾,禁止违法倾倒,严控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因地制宜采用点(调蓄池)、线(沿河收集管线)和面(下凹绿地、湿地、蓄滞洪区)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雨水收集系统建设,调蓄处理初期雨水面源污染。

3.强化工业污染管控

严格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污水治理监管。加强全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甘肃武威工业园区、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和1个市级工业园区(凉州工业园区)污水排放监管,实现达标排放,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严厉打击污水直排。做好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维护,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4.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积极开展示范河湖建设。积极推进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加快重要干支流的生态保护与治理,不断巩固拓展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成果,依法开展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充分论证、规范设置审批入河排污口。完成辖区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和溯源,建立入河排污口清单,完成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

加强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加强河湖监管。深入推进河、湖长制,落实各级河、湖长主体责任,发挥部门系统作用,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加快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与保护,严格规范采砂等涉水活动。健全水利监管体系,加强监督执法,大力整治侵占、破坏河湖的行为,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动;加大河湖治理力度,确保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将生态用水纳入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明确重要断面生态流量控制指标。保护和合理退还河湖生态空间,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以保护和改善河湖生态空间为目标,加大河湖水系、调引水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加强流域污染联防联控。加强上下游水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完善流域协作制度,建立健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的流域协作制度。强化跨区域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研判预警、拦污控污、信息通报、协同处置、纠纷调处、基础保障等工作,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积极开展环境风险调查评估,编制“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案。

5.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开展地下水“双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识别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研判风险等级,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内优先管控污染源清单。

开展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重点推进“一企一库”“两场两区”(重点工业企业、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地下水环境风险。以重点工业污染源、矿山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加油站等为重点,开展防渗情况排查检测和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加快推进报废矿井、钻井回填、尾矿库、填埋场防渗改造,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6.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

实施“三水统筹”。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全面维护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统筹建立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实施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管理,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天上水、外来水、排放水“五水”共治并用,实现净水集约化、中水资源化、污水减量净化利用。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水权水价和水管体制改革、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六大节水行动”,加快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工程”,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到2025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0.05亿立方米以内。

强化水质保护目标管理。深入优化水质监测网络,持续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推进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和排污口整治,持续巩固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全区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逐步推动水生态保护恢复。全面推进石羊河流域左右岸协同治理。以保护和改善河湖生态空间为目标,加大河湖水系、调引水、河湖水系连通和河湖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强化岸线用途管制,严格控制与流域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构建完善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重要生态功能水体、流域开展水生态调查评估,重点进行本底调查和水生态健康评估。

专栏2 水生态环境改善工程

1.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回头看”,实施不达标水源地专项治理,强化凉州区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完善水源环境档案。加强杂木河渠首、西营河渠首等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凉州城区第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

2.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凉州区局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3.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新建、改造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对整治完成的排污口开展监测点设置、标识牌设立、安装计量和视频监控、管网及渠道规范化建设等工程。  

4.强化工业污染管控:严格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污水治理监管。加强全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个市级工业园区污水排放监管,实现达标排放,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严厉打击污水直排。做好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维护,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5.实施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凉州区主要河湖水生态综合治理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实施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6.水资源配置与保障工程:加强水源工程和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建设,实施凉州区调蓄水池建设工程。

7.实施中水回用及再生水利用项目:推进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项目。                                             

(三)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为目标,以用途变更为住宅等用地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有序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建设用地准入标准,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

1.持续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

贯彻落实“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要求,进一步推动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协同控制,重点强化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监管。加强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各类堆放场所的日常监管,开展周边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状况的调查与评估;加快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含园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预防制度,严格规范重点监管企业(含园区)隐患排查、自行监测,探索土壤污染风险预警体系和在产企业风险管控技术体系。

2.全面巩固提升农用地安全利用率。

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充分结合农用地污染详查成果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划定成果,深入推进耕地分类管理。推进农用地保护与安全利用,建立空间管制、责任约束、质量评价、用途调整等制度机制,构建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系统,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确保全区农用地土壤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保持良好。适时加强林地、草地,以及饮用水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等应进行保护的土壤,依据有关标准要求和相关制度,切实推动此类型用地的“保护”工作。探索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和分析。

3.强化建设用地管理。

严格把控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按照公布的污染地块、疑似污染地块及重点行业企业名录,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和定期监测结果,对化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金属表面处理、电镀及其他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行业企业用地、重点仓储场所污染地块及其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块、尚未开发再利用的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建立完善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土地性质转变用地管控。明确土地性质的转变范围,加大土地性质转变用地规划、审批、相关活动及其土壤环境监督管理,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依法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4.强化农业污染治理力度。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畜禽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推进养殖粪便、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强种养结合,凉州区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确保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农膜回收行动,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

专栏3 土壤环境治理主要任务

1.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加强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各类堆放场所的日常监管,开展周边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状况的调查与评估;加快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含园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预防制度,严格规范重点监管企业(含园区)隐患排查、自行监测。

2.强化建设用地管理:按照公布的污染地块、疑似污染地块及重点行业企业名录,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和定期监测结果,强化建设用地管理。

3.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废弃物,实施凉州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尾菜处理建设项目。

4.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达标运行好凉州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凉州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和垃圾填埋场建设等项目,完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                                                       

(四)加强固废物污染防治

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遵循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突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防治重点,全面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严格执行“限塑令”,加快“白色污染”治理。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切实降低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实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1.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强化固体废弃物监管,实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监管,严格按照环评技术文件要求,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全面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日常管理。各工业园区和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并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助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构建技术推广平台,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整合各领域资源,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对尾矿、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理上,加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推广力度。

3.加快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机制。

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和工作规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当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从生活垃圾中分类并集中收集的有害垃圾,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管理,防止污染环境。构建分类投放、定点暂存、末端回收的可回收物收运流程;推动餐饮企业和公共机构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提高餐厨垃圾收运率;加快建立环保屋、暂存点、固废处理场收运体系,提高有害垃圾细分领域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快生活垃圾资源化。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提高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先进垃圾处理方式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凉州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达到70%以上。

(五)推进噪声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武威市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要求,以餐饮、娱乐、商业噪声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环保督查促相关部门落实监管职责为主要途径,通过落实有关管理、技术和工程措施,严格落实轨道及其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提出的各项降噪减振措施,合理规划土地用途,避免形成新的区域性噪声污染。

1.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强化规划控制。合理控制道路与周边敏感建筑物防护距离。对于新建道路,须预留一定的噪声防护距离,且在既有道路周边等不能满足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的区域内,不得新规划医院、学校、居民集中住宅区;加强环境准入管理。严格执行新改扩交通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加强项目验收监督检查,确保配套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落实到位。交通项目的改扩建工程要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对道路两侧超标区域采取隔声屏障或隔声窗等降噪措施。

推进交通干线噪声治理工程。对道路和铁路干线两侧存在居民住宅且夜间交通噪声超标的路段实施优先治理工程,改善居民夜间声环境质量;采取隔声屏障及隔声窗等工程治理措施,使道路及铁路干线两侧受噪声影响的人口获益;研究治理高噪声的大型货车。对该类型的机动车辆尤其是新购置的大型货车实施行驶车外噪声检测,对不符合噪声标准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或者对超出标准的机动车辆要求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后才能继续上路行驶。

完善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网络,降低公共交通噪声污染。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建立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以快速交通为骨干,立体化运行,功能完善,管理先进,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的协调统一,减轻道路交通的负荷。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使道路交通车流忙而不乱,畅通无阻,有效限制机动车刹车、启动、鸣笛声等机动车辆的非正常行驶噪声。

2.强化社会生活、施工及工业噪声监管

加强噪声监测和监管。逐步在商业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合理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组织开展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和声环境状况。严格控制新增工业噪声源,注重乡村地区工业噪声污染控制,推广低噪声施工机械,进一步理顺部门监管体制,消除多头管理现象;加大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的处罚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施工单位环保意识。

重点加强餐饮、娱乐、商业噪声污染防治。根据“十三五”期间居民投诉热点,开展全区固定声源噪声污染自查工作,对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并影响居民生活或健康的固定声源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重点加强对餐饮业、娱乐业、商业等噪声污染源的控制管理,严格落实限期治理制度,并加强后期监管。针对近年来,投诉较多的广场舞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群众性娱乐文化活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共场所群众性娱乐文化活动的管理。

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新建重点行业企业一律进入工业园区,并落实《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防止工业噪声污染由城区向郊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转移。继续推进工业结构布局调整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淘汰退出噪声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使有条件的既有工业企业逐渐进入园区,远离居民区等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

四、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等重大机遇,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管理办法和监管指标体系,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评估和监督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掌握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环境风险,积极推进内陆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生态大区。

(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1.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构建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整合各类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分区分类开展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复原连通生态廊道,开展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推进祁连山河流湿地保护修复等工程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稀有物种,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构建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成健康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全区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4.6%以上。

2.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建立严格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切实强化用途管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功能、性质和管理实施情况的监控。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执法机制,定期开展执法督察,形成以日常监管为主、专项监管和专案监管为辅助的常态化监管方式。

3.建立“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严格按照《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管控,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作为监督开发建设行为和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将6个优先保护单元和6个重点管控单元、1个一般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内容,推进生态环境监管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

4.加强监测评估监管。

加快完善生态保护评估体系。加快构建和完善“天空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生态监测网络,开展全区生态状况、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五大评估,建立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多层次评估体系。组织开展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每五年一次对全区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和保护状况综合评价,摸清生态状况现状,识别和预测关键生态问题,发现生态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原因并提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建议,服务生态环境监督执法和综合管理决策,为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提供支撑。日常监管重点管控人为干扰活动,建立日常监管台账,形成生态破坏问题清单和修复计划清单。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生物多样性等保护成效的评估工作。

(二)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

1.持续抓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修复。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有林草资源保护为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在宜林荒山荒地营造水源涵养林;以林缘区、植被退化区、生态脆弱区、疏林地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对河流两岸水土流失严重区、植被退化区、生态脆弱区的宜封区实行重点封育。对水源涵养林区的林中空地、重点水土流失严重区、宜林地进行人工植苗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2.加强林草资源保护。

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构建覆盖城乡、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镇、村三级林长制网格,建立责任到林、服务到户的林草管理服务网络。加大林草资源管理执法力度,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应对突发重大森林灾害应急体系,加强有害生物防治。

3.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工作方针,封育保护天然林草植被,促进自然修复,综合治理山麓地带水土流失。对主要支流两岸,以小流域为单位,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小流域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河道综合整治相结合,提升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在水蚀风蚀交错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侵蚀沟道、沙化土地等,减少风沙危害、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区域农业生产。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加大全区森林草原水源涵养区和农田草原工矿生态治理恢复区水土流失治理,建设营造水土保造林、抚育幼林、人工种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封育治理、环境修复治理及保护性耕作等。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治理,通过滴灌、喷灌等措施营造水保林、抚育幼林、人工种草,构建生物防护网,有效涵养水源,减弱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强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组织协调机制,促使相关部门在综合防治、资金投入、监督执法、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合力。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积极推动淤地坝等水保设施远程监控。

4.强化湿地保护与恢复。

严格限制与湿地保护无关的开发利用活动,切实加强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强化湿地保育与管理能力建设,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天然植被恢复等工程建设,保护石羊河及沿河湿地,建设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加快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开展祁连山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项目,维持全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加强绿洲石羊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河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持河流、湖泊、水库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加快开展河流湿地修复工程,实施河流生态廊道连通工程。

5.加快矿山治理与修复。

进一步规范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按照凉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采取强力措施,按照“逐矿清理、整改到位、标本兼治”总体思路,加快构建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围绕绿色矿山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闭坑全过程,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明确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的位置、面积、治理措施,分步推进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进矿山修复与综合利用。

6.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完善保护网络体系,确保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得到较好保存。加强对濒危动植物种和古树名木的拯救与保护,在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存活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用于保护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

(三)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

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实施祁连山生态恢复、防沙治沙、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森林湿地保护、林草产业培育“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村镇、景区、产业园区、通道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林草抚育管护、林草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大力实施宜林荒山荒滩人工造林和重点生态区封山沙育林草工程,开展国土绿化提质增效,退牧还草、退化草原补播改良、毒害草治理,多渠道增加林草资源总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完成营造林20万亩,草原综合治理10万亩。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持续加强凉州城区绿地建设,提升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责任和工作体系,建设智慧林草工程,提高林草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坚持“三分造、七分管”,落实林木抚育管护各项措施,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深入开展科学防沙治沙

1.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坚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积极争取三北防护林、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退牧还草、防沙治沙专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项目,采取“麦草沙障+沙生苗木”造林技术,乔灌草结合,造封管并举,多树种混交,稳步推进光伏治沙工程,探索实践生态治沙增汇与光伏治沙减排的双向碳中和模式,积极推进亿利集团光伏治沙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防沙治沙”、众筹治沙造林、认领义务植树造林基地等新模式。

2.推进治沙科技创新。

开展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研发、集成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生态林业和草原技术体系。

3.积极开展沙区资源开发利用。

围绕沙漠经济作文章,坚持“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大力发展沙漠光电产业,开发利用红柳、梭梭、沙棘、白刺、甘草、板蓝根等沙生植物资源,念好“绿色经”,发展“沙产业”。加快发展以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植和养殖业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实现“以短养长、立体经营”,达到治沙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4.严格管理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在夹草滩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禁止砍伐、樵采、开垦、放牧、采药、狩猎、勘探、开矿和滥用水资源等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禁止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安置移民;未经批准,禁止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修建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同时,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中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严加保护,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及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及增加沙区植被,以保持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遏制沙漠化的扩展蔓延,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五)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补齐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以“三大革命”、“六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乡村。到2025年,全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结合新民居试点建设,按照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优先治理各镇所在地、中心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以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村庄生活污水,促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衔接。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推动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项目落实。具备截污输送条件的,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周边村镇延伸,不具备条件的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就地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到2025年,保持不出现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机制。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鼓励探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打包运维,实行运维绩效考核。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有固定办公场所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管护设备,建立日常管护操作规程,开展日常巡检、养护、维修和监测,形成运行维护记录。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应当进行日常巡视、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污水处理处置设施产生的剩余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处置,并做好记录。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处理。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积极加强引导、强化机制建设,确保前端源头分类准确性;通过合理配备农户分类垃圾桶、设置垃圾集中收集投放地点、配置满足分类清运要求垃圾收运车辆,确保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通过科学布局终端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确保末端处理标准化。持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行长效机制。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全面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畜禽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全面推广更为科学的测土配方和施肥技术,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合理确定化肥施用量,扩大长效缓释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加快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以上;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实施畜禽养殖禁养区及限养区划分方案,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的管控要求。全面推进养殖粪便、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实施“种养结合”、“截污建池 收运还田”等模式,实现低成本市场化粪污治理和资源化。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农牧循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深松整地等技术模式,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和高效新型肥料应用等技术,推进精准施肥,降低化肥施用量。集成推广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模式,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专栏4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1.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工程:分类推进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实施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治理东北部沙区53万亩。

2.加强石羊河流域生态保护: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有林草资源保护为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

3.防沙治沙工程:采取生物治沙、工程治沙、机械治沙和产业治沙等措施,在凉州区北部沙区建设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实施防沙治沙专项、蚂蚁森林等项目,加快重点风沙口治理。

4.强化湿地保护与恢复: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天然植被恢复等工程建设,保护石羊河及沿河湿地,建设湿地公园。

5.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历史遗留无主矿山核查,实施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五、持续防范化解环境风险

(一)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1.完善辐射安全监管机制。

加强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管,实现对放射源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和对射线装置的全覆盖监管。完善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信息通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等制度。定期检查辐射工作单位,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对高风险辐射行业安全防控。

2.开展辐射工作单位规范化建设。

落实辐射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和严格违法查处,督促辐射工作单位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辐射安全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法规标准宣传和典型案例经验反馈,在全区辐射工作单位中大力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提高辐射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提升辐射安全管理水平。

(二)严格危险废物管控

1.提高危险废物收集和处理处置能力。

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按年申报登记制度,健全凉州区医疗废物收运管理体系。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加强对汽修企业、化工企业危险废物排放的管理,开展废矿物油、废弃荧光灯、实验室废液等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试点。

2.推进危险废物管理精细化。

实施危险废物重点单位风险分级管理。加强危险废物自行处置设施监管。开展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年度环境状况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核发经营许可证的重要依据。建设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对重点产生单位、集中处置单位,实现监管工作信息化。

3.严格重金属和化学品监管。

鼓励开展涉重金属产品的原材料替代,强化源头削减,开展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深度治理,确保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量不增加。开展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调查工作,加强有毒化学品进口的环境管理。

(三)有效管控尾矿库环境风险

严格准入条件审查,严禁在距离黄河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严格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持续加强尾矿库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矿区、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系统查明各类矿山遗留堆浸矿渣、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对排查出的各类环境隐患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时限。探索矿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风险管控等适应本区域的技术方法,防止因污染物扩散引发环境风险。

(四)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1.深化环境风险源管理。

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涉氯单位、涉氨单位,以及化工和医药等重点工业行业,定期排查环境风险源,建立环境风险源管理系统。环境风险源单位编制和落实环境应急预案,整治环境安全隐患。探索建立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水污染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体系。

2.提高应急综合保障能力。

加强环境应急指挥调度,建成覆盖各区、各工业园区以及重点单位、重点风险源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组织企业建设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演练,健全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和环境突发事件、核与辐射事件应急抢险机制。完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设备,全面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建立环境应急专业物资储备库,提高应急综合保障能力。

六、推进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基础,建立健全职责清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二)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

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管。按照新老有别、平稳过渡原则,科学处理排污许可与环评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的关系。督促企业落实台账管理、自行监测、执行报告等证后管理制度。将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二是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加强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管理,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实施环境保护领跑者制度,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凉州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三是切实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全面落实污染治理、风险管控等措施,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排污企业按要求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四是主动公开环境治理信息。依法公开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执行标准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公众开放符合条件的四类环保设施(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

(三)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一是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生态环境信访举报管理和问题核查机制,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建立完善重大环境事件舆情快速响应机制。二是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作用。全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各类社会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和群众开展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三是提高公民环保素养。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和全区义务教育课程、国民教育培训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四)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

按照“统一、权威、高效”的原则,推进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深化环评等环保审批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总量控制和污染源全过程管理体系。一是健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和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全流域水生态保护,健全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落实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二是进行联合执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协同联动机制,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三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优化监测体系和能力。根据《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支撑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为宗旨,加快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综合评估信息平台,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实行“谁考核、谁监测”。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激励惩戒机制,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推动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为主、外部质量监督为辅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排名、预警和监督机制。提升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探索推进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甘肃省基层监测机构现代化评估标准,2025年,凉州区监测机构具备独立开展行政区域内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的能力。

(五)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一是规范环境治理市场秩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营造公平营商环境。二是强化环保产业支撑。建立凉州区环保产业名录,搭建环保产业交流平台。紧紧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效益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和重点减排工程。三是探索环境治理新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推进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四是完善价格收费机制。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按照补偿处理成本并合理盈利原则,完善并落实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和清洁供暖价格政策。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用能的价格机制。

(六)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

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环境治理政务失信记录,利用相关信息共享平台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二是深化企业环境信用建设。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推进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制定凉州区强制性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监管。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衔接规划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目标、指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并公布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明确进度要求,确保规划各项重点举措分解落实并有效落实。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和任务,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推行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切实强化沟通交流,定期组织研究重大问题,促进各部门协作共管与联防联控。

二、健全考核评估

加强规划实施评估考核,建立完善规划调度和考核评估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年度调度、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每年对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及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与总结,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加强规划宣传,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对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规划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推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根据规划年度实施方案与相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制定考核方案与细则并加强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下年度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分配的的重要依据。

三、拓展融资渠道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将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能力建设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坚持资金投入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相匹配,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常态化、稳定化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并强化监管。积极探索地方公债融资模式,着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推广、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扶贫、重大项目科技攻关等政府主体事权类项目资金支持,努力补齐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短板。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增加投入。健全社会资本投入回报补贴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环境保护基金。

四、强化科技支撑

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充分发挥环境科技对环保工作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强环境科技研究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市场培育,将相关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装备、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投资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集约利用、低碳循环发展和环境友好产业体系建设。


解读链接:http://www.gsliangzhou.gov.cn/art/2022/11/28/art_2668_986801.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